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夯实“16+1合作”的共赢根基

2018年07月06日 07:08   来源:经济日报   

  7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启程前往保加利亚,将出席在索非亚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此行将为中国与中东欧“16+1合作”未来发展制订规划,进一步推动“16+1合作”走向深入,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推进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关系以及中欧关系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中东欧16国地处联通欧亚非的枢纽地带,普遍重视发展对华互利互惠合作,均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6+1合作”是中国与中东欧16国共同打造的跨区域合作平台。“16+1合作”始终坚持“均衡普惠、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的原则,取得了丰硕成果。

  务实合作历来是“16+1合作”的重要内容。合作机制建立以来,双方多领域合作取得显著进展,贸易不断发展,投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等互联互通项目顺利推进,产业产能合作风生水起,金融合作方式更加多元,交通、农业、旅游等领域务实合作稳步发展。据统计,去年我国与中东欧16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近68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6%,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目前中国对16国的投资额已近100亿美元,16国对华投资超过14亿美元。双方在交通、能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项目成果显著,其中作为旗舰项目的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旧帕佐瓦段已正式动工兴建。

  中国与中东欧的人文交流也日益热络。6年来,双方教育、青年、体育、科技合作方兴未艾,卫生合作快速发展,地方合作红红火火。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投资经贸促进年、旅游合作促进年、人文交流年以及媒体年等四次主题年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促进了民心相通。目前,中国与10个中东欧国家签署了双边教育合作协议。中国在中东欧地区建立了5个中医中心、3所文化中心,双方建立了60多对友好城市。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在中东欧地区落地生根,各国合作愿望更加迫切,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下阶段,“16+1合作”发展将主要立足于继续完善合作机制、深化务实合作、促进民心相通3个方面。相信在此次领导人会晤推动下,“16+1”经贸合作将进入令人期待的成熟期和收获期。(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惠喜)

(责任编辑:刘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渝黔紧携手 合作上层楼    2018年04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