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经济学人】蔡继明:致力于揭示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规律

2018年06月19日 08:3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人物小传

  蔡继明,祖籍山东章丘,1956年1月份出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蔡继明主攻价值理论研究,在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价值和收入分配理论、地租理论以及土地制度和城市化研究等方面建树颇多。

  “这里安息的是一位言必称价值的学者——这句话最适合作为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先生的墓志铭。”一位学者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对于这一评价,蔡继明欣然接受:“这是对我学术生涯的凝练概括,也是对我学术成就的褒奖。”

  翻开蔡继明的科研成果目录,在已发表的300余篇学术论文中,有近百篇是有关价值和分配理论的;已出版8部学术专著,全部是有关价值和分配理论;另外2部译著也是关于价值和分配理论的。

  长期从事价值理论研究的蔡继明,自1998年起先后担任过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两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也多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人物。近日,在清华园内一座有80多年历史的3层小楼里,蔡继明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的专访,讲述其治学历程。

  家学渊源

  1956年,蔡继明出生于河北唐山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末。受家风影响,蔡家兄弟姐妹6人都酷爱阅读,在学校都是尖子生。不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兄弟姐妹中有3人先后“上山下乡”。

  1975年,高中毕业的蔡继明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是“上山下乡”还是留在城里找工作?他回忆说:“家里已经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上山下乡’了,即使自己不去农村,也不会有人强迫我去,全家人也不支持我去。”

  深受当时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蔡继明不顾家人反对,积极报名来到河北汉沽农场插队落户。3年的农场知青生活,不仅磨练了蔡继明吃苦耐劳的毅力,而且加深了他对工农的感情。

  蔡继明还清晰地记得,自己曾独自一人看守5台柴油机带动抽水机为稻田送水,手摇启动柴油机时下巴不慎被水箱磕破流血、右手中指指甲盖被柴油机三角带连根咬掉,但他仍然坚守岗位。后来,在抗震救灾中,他带头为重伤员献血,很快成为农场知识青年学习的榜样,并担任了分场青年教育干事兼团总支副书记,分管了6所小学和8个团支部。

  正当蔡继明准备扎根农场干一辈子的时候,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唤醒了他的大学梦。几经波折后,在一个基层生产队党小组负责人的悉心照料下,蔡继明如愿于1978年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

  4年后大学毕业的第一站,蔡继明就回到农场向那些曾经关心他帮助过他的基层干部和一起工作3年的同事汇报大学生活和取得的成绩。乡亲们的关爱,他从未忘怀。

  幸遇恩师

  虽然蔡继明已成广义价值研究领域的开路人,但在回忆起自己的学术生涯时,他依然对当年自己的3位导师充满敬意和怀念。

  在河北师范大学读本科时,蔡继明遇到了学术生涯中的第一位引路人——王警吾教授。

  蔡继明回忆说,王警吾老师主讲《资本论》,他授课条理清晰,逻辑性非常强。在指导蔡继明写毕业论文时,王警吾向蔡继明推荐了谷书堂教授《对价值决定和价值规律的再探讨》一文。这篇文章在当年引起了社会必要劳动与价值决定关系的第三次讨论。读完这篇文章,蔡继明花费了大量时间,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讨论,撰写了《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与价值决定的关系》作为大学毕业论文。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一年后,该文发表在《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

  “这是我在学术道路上的处女作。”蔡继明说,如果没有王警吾教授的指导与鼓励,自己很难迈出这第一步。

  在河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蔡继明遇到了周守正教授。“周教授的学术造诣很深,选拔学生不拘一格。”蔡继明举例说,周教授的弟子中,有多位没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研究生,他们中有不少读书时就已经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蔡继明应时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谷书堂教授的邀请来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工作,他于是一边工作,一边师从谷书堂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事实上,蔡继明与谷书堂结缘已久。早在1982年,蔡继明撰写本科生毕业论文时,就对谷书堂和另一位教授的观点作了批评。

  “这是正常的学术讨论,但两位教授面对持不同学术见解的后辈的态度截然相反。”蔡继明回忆说,当他向另一位教授当面讨教时,这位教授指责蔡继明的观点毫无根据,并说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必须一字一句地在《资本论》里找根据,但谷书堂则十分包容。蔡继明在河南大学读书时,谷书堂作为国务院学位办学位工作检查组成员之一到河南大学指导工作,蔡继明作为研究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会后,他和谷书堂讨论起这篇论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蔡继明给谷书堂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不仅没有斥责蔡继明,反而当即邀请蔡继明毕业后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工作。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蔡继明与谷书堂一起研究分配问题。1988年,他们合作的第一篇文章着重探讨了按劳分配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指出由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多种所有制,还存在着商品经济,劳动者的劳动还不具有直接的社会性,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稀缺性不仅直接影响到劳动的边际产量,而且还影响到单位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所以,按劳分配所赖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并不具备。

  在此基础上,他和谷书堂教授又撰写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该文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形式的实质是“按贡献分配”,即按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对社会财富(即价值)的创造所作贡献来分配。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是以承认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价值创造为前提的,是对传统按劳分配理论的修正。”蔡继明说,这一理论以他的广义价值论为基础,曾一度受到一些著名学者的严厉批评,认为它否定了按劳分配和劳动价值论,甚至被当作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受到批判。

  但是,蔡继明坚信这一理论是有科学根据的,面对强大压力,蔡继明始终没有放弃和改变自己的观点,而是撰写了大量论文并开展实证分析研究,进一步阐述和完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直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立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蔡继明的观点才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认可和研究。

  专注土地

  1993年,已经在南开大学工作的蔡继明经别人介绍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1998年,经南开大学和民进天津市委会共同推荐,蔡继明担任了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并连任3届,期间先后担任了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自1998年以来,蔡继明每年都认真准备提案议案,持续关注土地制度改革和城镇化。正因如此,他被舆论誉为“土地委员”。

  “这是对我的褒奖,也是对我参政议政的肯定。”蔡继明说,首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他曾建议鼓励高中文化程度的下岗工人到农村支教,一方面解决农村地区教师资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解决一部分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时任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看到这一提案后,肯定了该提案思想,但同时指出,下岗工人未必愿意到农村去。这让蔡继明感到,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要取得成效,必须密切关注现实问题,政策建议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蔡继明从本科学士论文到博士论文乃至毕业后的科研与教学都是围绕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展开的,无论是作为价值决定的要素还是作为功能性分配的要素,土地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于是,出于专业优势和对现实“三农”问题的思考,蔡继明参政议政的重点很快转向了城市化和土地制度改革。

  在蔡继明看来,一方面,“三农”问题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民主党派人士,要更有效地参政议政,当然要有的放矢地研究这个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广义价值理论认为,不仅劳动创造价值,土地、资本、管理、技术也会创造价值。要更加深刻地认识价值分配问题,必定离不开土地问题的研究。为此,他经过大量研究分析,就分步逐步建立和放开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出了大量真知灼见。

  在蔡继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15年里,他一共撰写了30多份关于土地制度改革和城市化提案。最近6年,他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又撰写了30多份议案和建议,所以媒体又称他为“土地代表”。

  “我很愿意做‘土地委员’和‘土地代表’。无论是作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还是做人大代表反映民意,我都要立足专业,反映民声。”蔡继明说。

  假日改革

  2006年,蔡继明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当时的黄金周制度弊大于利。由于集中放假导致交通拥堵,旅游景区人满为患,大大降低居民旅游幸福感,同时造成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消费,使旅游业的发展不可持续。此外,黄金周制度占用了过多的法定节假日资源,以致清明中秋端午等我国传统节日不能变成法定节假日。

  当时担任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的蔡继明及时向民进中央提出建议:取消黄金周制度安排,把节省的法定假日分配给清明、中秋和端午,同时大力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在2007年3月份,蔡继明又将这一建议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案提交给全国两会。

  在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等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这项提案的主要观点终于被中央采纳。2008年国务院调整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安排,取消了“五一黄金周”,将清明、中秋、端午确定为法定节假日,同时颁布了职工带薪休假条例。

  正当人们享受着清明、中秋、端午、除夕等传统节假日回归的喜悦时,作为这次节假日制度改革主要推动者的蔡继明却陷入了舆论漩涡。一些网友在百度的“蔡继明吧”上留言,对蔡继明及其家人侮辱谩骂,个别人甚至发短信、打电话骚扰,表达对其取消“五一黄金周”建议的不满。

  即便如此,蔡继明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作为一名学者,我必须讲真话,必须把真实的数据和科学研究结论提供给决策部门参考。”

  扛鼎之作

  蔡继明治学数十年,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科书十几部,他最得意的学术成果就是潜心30余年创立的广义价值论。

  蔡继明回忆说,几年前,全国掀起了劳动价值论研究热潮。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是经济学中最复杂最有争议的理论,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功夫是根本没有发言权的。

  蔡继明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研究这一领域,起因是对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原理(或比较利益说)各自适用范围的怀疑。在经济学家李嘉图看来,商品按照由劳动决定的价值交换,是一个一般规律,一旦商品交换超越国界,根据比较优势进行的分工交换,就不再是等量劳动所做交换了。也就是说,劳动价值论适用于国内交换,比较优势原理适用于国际交换。

  蔡继明的研究发现,比较优势说不仅适用于国际贸易,它同样适用于国内交换:既然国际贸易不过是国内贸易的一个延伸,比较优势原理怎么可能只适用于国际贸易却不是同时或首先适用于国内交换呢?与此相应,传统的绝对劳动价值论不仅不适用于国际贸易,同样也不适用于国内贸易。

  经过多年研究的积累,蔡继明(与他的博士生李仁君合作)的《广义价值论》于2001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一理论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提供了价值基础;2011年,他又在上海格致出版社出版了《从狭义价值论到广义价值论》。所谓广义价值论,蔡继明说,就是将分工与交换内生于价值决定中,充分考虑了机会成本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从而将传统的价值理论作为特例纳入了自己的广义价值论体系。

  业内人士评价,广义价值论能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为保护私有财产、发展非公经济丰富了理论依据。

  “保护私有财产不是权宜之计。”蔡继明说,保护私有产权,有利于搞活市场经济,壮大混合所有制经济。有了广义价值论的理论基础,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观点就站得住脚了。

  经过30余年的潜心研究,蔡继明及其领导的学术团队有关广义价值论的研究已经从产品价值扩展到要素价值,从可变分工扩展到不变分工和混合分工,从局部均衡扩展到一般均衡,从国内贸易扩展到国际贸易。在不久的将来,广义价值论还将以英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从中国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马常艳)

【经济学人】蔡继明:致力于揭示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规律

2018-06-19 08:3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