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广州微改造:让老城魅力常在

2018年04月25日 06: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微改造后的仰忠社区内外兼修,品质提升。 本报记者 庞彩霞摄

  广州市在老城区改造中将以前大拆大建的做法,改为循序渐进地修复、活化、培育,通过挖掘老建筑、老街区在当代的实用性,让老城老而不衰,魅力常在。同时,广州将微改造作为长期的社区治理,探索形成社区共建共享共治模式

  被誉为千年商都的广州市,正迎来新一波城市更新热潮。日前,《广州市2018年城市更新年度计划(第一批)》出炉,微改造项目仍然是重头戏,在223个项目中达174个。

  微改造,主要是相对于拆除重建的“全面改造”而言。2016年,广州印发实施《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创造性地提出微改造的城市更新模式,明确不再对老城区大拆大建,改为循序渐进地修复、活化、培育,使其保留生机,让老城老而不衰,魅力常在。同时,广州在全国率先成立城市更新局,牵头推进微改造工作。两年来,广州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107个,惠及群众80万人。“我们要将3年的微改造实践总结形成可在全省、全国推广复制的示范化、标准化经验。”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副局长邓堪强说。

  记者近日走进广州各区的旧街、旧村,一探微改造成效。

  修复: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对基础设施、市政设施、街道外立面及公共环境实行改造,让小区大变样

  越秀区珠光街道仰忠社区有着数百年历史。春日的上午,仰忠广场洋溢着乐融融的气息:老者们在悠闲地漫步或闲聊,孩子们在嬉戏玩耍……“仰忠广场在2016年改造前是一片杂乱无章的工地,现在特别受居民喜爱。”仰忠社区微改造办公室工作人员蓝贤奕告诉记者。

  走进内街,第一印象是花草多、开得旺。道路两旁的每一根灯柱上都悬挂着两个吊篮,吊篮中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开得正盛,几乎每个楼栋门前都挂着当季的海棠花,许多楼房的外围栏“长”着大片生机盎然的“花草墙”。家住厂后街58号的陈阿姨在仰忠社区生活了几十年,“仅仅一年多,微改造就让小区大变样,让居民的生活品质大幅提高”。

  记者了解到,改造前,社区内电话线、供电线、宽带线凌乱横穿,多数裸露在外;排污系统残旧,常出现排污堵塞、漏水、化粪池满溢等问题;道路坑坑洼洼,雨天水浸街。

  2016年广州市政府开始实施老旧小区微改造行动,仰忠社区成为首批试点。一年多来,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近3000万元,改造基础设施、市政设施、街道外立面及公共环境。“现在街区的环境从外到内都好起来了,在园林公司的指导下,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阳台上种了花草,大家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陈阿姨说。

  在广州,像仰忠社区一样建于2000年前、功能配套不全、建设标准不高、基础设施老化的老旧社区有779个,涉及260万名居民。记者了解到,广州市首先改造的是198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及位于广州“一江两岸三带”核心段建设范围内的229个老旧小区。

  “旧小区微改造事关广州市如何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让老百姓在城市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我们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和居民一起谋划、决策,让老百姓真正满意。”邓堪强说。为此,城市更新部门建立了项目评估机制,征询居民改造意愿,“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都由居民决定,按评估分值高低安排纳入改造计划。

  事实上,老旧小区的微改造不是暂时行动,也不仅仅是人居环境的改造,而是长期的社区治理理念。当前,广州正以微改造为抓手,促进社区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模式。“我们正在探索将改造后的相关设施设备交由居民管理维护,比如小区中的绿植,将逐步由居民自行养护。”蓝贤奕说。

  活化:

  挖掘老街区现代实用性

  将历史街区活化,让老建筑、老街区真正有生命力

  广州有着2200多年历史,很多老旧小区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承载着老广州人的“乡愁”。为了作好“乡愁”文章,广州用心颇多。

  2014年12月份,酝酿了10多年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式生效,将26个历史文化街区划入保护范围,分别制定保护规划。2016年11月份,《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面世,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名录写入《条例》。

  为协调好改造和保护的关系,广州明确提出微改造要做好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对涉及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的老旧小区,要严格做好改造范围内历史建筑和文脉肌理保护。

  荔湾区共有40个社区纳入旧小区微改造计划,其中十三行一带以前是中外交融的繁华商圈,分布着多座代表广州西关文化的老建筑。该区有关部门表示,微改造地块中所有文保单位、历史建筑、骑楼都不会作任何改动。同时,为了和整体环境保持一致,附近的相关建筑都要在保证西关特色的前提下,改造成欧陆风格。

  荔湾区恩宁路是广州的铜器一条街,也被誉为“广州最美老街”。作为恩宁路上的一条内街,永庆坊成为一期改造试点。荔湾区采取原地升级的做法,将包括李小龙祖居在内的旧建筑按原样修缮。改造后的永庆坊于2016年9月30日正式开园,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纷至沓来。

  位于海珠区龙凤街的仁和社区保留着大量清末民初老建筑,还有邓世昌纪念馆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建筑资源。海珠区城市更新局负责人表示,仁和社区作为该区重点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在改造中要切中邓世昌主题,突出文化亮点,建设邓世昌绿化广场,保留原有的文化底蕴。

  广州市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张南宁认为,微改造将历史街区活化,实现其在当代的实用性,让老建筑、老街区真正具有生命力,对广州这座历史名城意义重大。

  培育:

  为旧厂老村植入新功能

  将旧厂房和旧村落有效利用起来,发展多元服务业

  广州的微改造不仅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还力争将旧厂房和旧村落有效利用起来。《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指出,城市更新应当有利于产业集聚,引导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集群化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天河区沙东街陶庄路5号,由旧厂房改造而来的创新创业空间,使陶庄路实现了向互联网生态家园的华丽转身。

  2016年,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的沙东街综合整治工程——“陶庄互联网生态家园”建设项目动工,由广东五号空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承担起主要改造任务。公司负责人许伟彬说,这里原是沙东村集体物业轻工业大厦,以前分别出租给不同的企业作办公室、厂房或仓库等,经常出现物业空置现象。经历了半年多的装修改造,旧厂房变成了集众创空间、孵化器、企业加速器和青年创业公寓等于一体的“双创空间”。

  类似的改变也发生在老旧村居。《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要求,大力推进旧村改造,全面推进城镇化发展,提升城市面貌品质。

  2016年,花都区花山小镇(洛场村)作为特色小镇微更新类项目正式启动。花山小镇创始人谭广诺介绍,花山小镇微改造项目提出将洛场村改造成连接华侨历史文化、岭南碉楼、乡土旅游的创意产业园区,通过将碉楼、青砖房改造为创意产业工作室,在引进设计、摄影、创意花饰等各类型创意产业的同时,保留碉楼与青砖房的建筑形态和历史痕迹,并衍生出更有朝气更有生命力的产业经济。

  如今,徜徉在花山小镇,旧村落的文化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在具有花山华侨特色的商业片区,历史建筑不仅得到了活化更新,还植入了新功能,发展多元服务业,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庞彩霞)

(责任编辑: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