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春潮涌海角 改革动天涯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金融创新发展素描

2018年04月13日 12:40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4月的海南岛,花木滴翠,海蓝天阔,春潮奔涌。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成功举办,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0多位嘉宾,在不大的博鳌小镇共商合作共赢大计的同时,也实实在在体验了当地有着国际化水准的现代金融服务。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海南省可谓是‘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再次将世界目光吸引到更加开放的美丽新海南。

  潮涌渐起

  1987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透露:“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经济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大会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4月26日,海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挂牌成立。一时间,大开放、大开发建设的热潮,从陆地面积只有3.54万平方公里的海南岛涌向五湖四海。

  “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中央当时给予了海南很多优惠政策。”海南省金融发展促进会会长、第六届海南省政协常委、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原行长王一林,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良多。他说,当时海南金融创新非常活跃,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试点都走在全国前列,在当时,全国股份制企业共有10家,海南就占了5家。在外汇市场方面,成立海南外汇调剂中心,通过电子网络平台进行公开透明交易,开创了中国外汇交易市场的先河。

  在海南开办的所有企业都可以保留现汇,并且企业所得税远低于内地省份,这吸引了大量岛外企业落户海南,国内外成千上万的“闯海人”涌入海南开公司、办企业,掀起了经济金融创新发展热潮。应该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初的10年发挥了全国“试验田”的作用,开启了全国金融创新改革发展的春天。“当时,走到哪遇见人都叫老总、经理,城里四处都是公司招牌,房屋租赁很热门。”76岁的海口老市民莫阿公说,他家祖房被一家公司租用了5年。

  “过去,海南太封闭、太穷。”时任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韩海京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取出他保存多年的《海南金融发展史》。他说,他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建省之初海南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58亿元,人均GDP仅931元,全省财政收入不足3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50.0∶19.0∶31.0。在金融方面,除人民银行外,只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人保和两家城市信用社以及318家农村信用社和其他6家金融机构。全省从业人员不到12000人,全省各项存款不到36亿元、贷款不到57亿元。他的大半生是在金融行业度过的,对这些数字记忆深刻。以前,海南人几乎习惯了穷日子,对银行和公司的作用感到陌生,而他却早就期盼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当他看到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金融业信用形式由单一银行信用发展为商业、消费、证券、租赁信用共存,信用工具也由以前的存单、支票两种增加到汇票、本票、存票等12种。当投资基金、房地产投资券在海南率先推出时,从不喝酒的韩海京邀同事为此庆贺了一番。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初,率先在全国创新建立起多样化的金融组织体系。”一直潜心研究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的(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金融创新发展成就时说,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对外开放,海南首先注重建立以人民银行为领导,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挥主渠道作用,外资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保险、证券、租赁、典当等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通过健全和完善金融组织体系,迅速壮大金融业务规模。金融业的壮大有效促进了海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海南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推行全民所有制企业股份制试点;率先实行省级统筹的社会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制度;率先设立由外资成片开发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和洋浦保税港区;率先实行燃油附加费改革,取消岛内公路上所有收费关卡,将公路养路费、道路通行费和运输管理费等合并为“燃油附加费”,首个实现全省行车“一脚油门踩到底”,充分发挥了全国“实验田”的作用。

  踏浪百年

  海口市得胜沙路97号,因琼崖军民战胜倭寇而得名。1914年,中国银行“琼州分号”正式成立,宣告海南第一家银行诞生。

  从中国银行“琼州分号”到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从琼崖革命到海南解放,从国防前哨到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从最初的银票到现在的“中银全球智汇(GPI)”国际汇款产品服务,百年中行把老一辈创立的“铁肩担大义,创新谋发展”的理念,化为涓涓细流,润泽着琼崖大地,可谓是踏浪行百年风帆劲。“中行海南省分行持续行使好外汇外贸专业银行职能,多渠道引进国外大额资金,重点支持好国家和海南省重点工程建设。”现任中行海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常冰雁点开2017年成绩单:本外币存款连续3年保持市场第一位;本外币存款排名市场第一位;人民币存款时点余额增幅17.81%;四大行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位。发挥中行国际化优势,助力企业和个人“走出去”,率先在海南设立出国“一站式”服务中心。

  “开门见海浪,关门闻涛声。”1986年就到工行三沙市支行工作的麦年红十分风趣地说,工行三沙市支行是我国最年轻地级市里的“老银行”:1959年3月为人民银行西沙办事处,1984年改为工行西沙办事处,同年更名为工行三沙市支行。麦年红表示,上世纪80年代,工行三沙市支行的业务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的,既慢又不安全;从2011年起,工行三沙市支行实现了与内地银行系统联网运营。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工行海南省分行的发展进入黄金期。”工行海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胡晔介绍,到2017年年末,工行海南省分行总资产规模达1338亿元,存款、贷款、中间业务收入、资产质量等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金融服务润物无声。

  “以投贷联动方式重点支持国家南繁育种基地、南繁科技城、南繁国际种业贸易中心建设。”农业发展银行海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黄进强在2018年中国(陵水)南繁国际论坛会上说,农发行海南省分行充分发挥“国家的银行”“支农的银行”的特殊作用,近3年间贷款余额增长近3倍,全力服务海岛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脱贫攻坚和区域战略,为海南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金融发展和对海南经济社会的贡献已载入史册。2017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含外资银行)10096.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含外资银行)8459.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0%;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6253.4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

  大潮洗礼

  新制度经济学鼻祖罗纳德·哈里·科斯赞誉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迷人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迷人的“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实验,也有未竟的探索,每一个前进的步伐中都包含了无以计量的艰辛劳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的金融改革发展也不例外。

  “我既见证了百年海南中行的辉煌,也亲历了海南经济金融创新式发展的艰难坎坷。”获得诸多荣誉的王一林印象深刻。1995年8月,海南发展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商业银行法》颁布之后的第一家跨省商业银行。1997年5月,当时在人行海南省分行工作的王一林,被任命为海南发展银行副行长,这本应是一个新的开端。然而,王一林很快又多了一个新称号——“下岗行长”。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初衷就是为了化解信托公司的风险,这也注定了海南发展银行是要承受‘重担’的。”王一林说,海南发展银行是在海口城市合作社基础上成立的。成立不久,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发现各家信用社都不同程度存在资产质量低、股东贷款、违规账外经营、欠缴准备金、备付金不足、高息揽存、违规进行长期投资等问题。1998年春节后,部分营业网点出现支付困难,最后导致关闭,这让王一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金融风险的“伤痛”。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不久,由于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更由于对金融发展规律认识不足,非理性发展导致金融风险爆发,海南金融业遭受重创,一度成为金融风险爆发“重灾区”。之后的10多年,海南金融业在国家新的大政方针指导下,在沉寂中艰难调整:一方面清理整顿、处置风险;另一方面重整旗鼓、谋求发展。如今,海南的金融业已迈上了稳健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