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人大国发院:2018中国经济开局良好

2018年03月17日 14:2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7日讯(记者熊丽)3月17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瑞明代表课题组发布了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指出,2018年1-2月,面对国内外经济政治错综复杂的形势,我国经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开局良好”的局面,在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对外贸易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这说明我国经济继续呈现出“底部企稳回暖”的态势,经济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2018年1-2月份的经济回暖首先体现在工业企业的发展方面。从统计数据来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2 %,较上年同期高出0.9%。”刘瑞明指出,与工业企业回暖相伴的是,传统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弱项发展迅速。例如,2018年1-2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4%,集成电路和工业机器人则分别保持了33.3%和25.1%的增长率,新能源汽车产量更是达到了增长178.1%。1-2月,全国网上零售同比增长3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073亿元,增长35.6%,网上交易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说明,中国经济正在尝试着走出一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逐步摆脱传统产业的弊端、实现产业升级优化、拓展经济增长新动能、新领域的新路径。”

  刘瑞明分析说,经济企稳的另一个表现是固定资产投资开始转变连续下跌趋势,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长速度开始恢复。这表明,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后,各类主体的预期稳定,投资活力有所加强。

  从地区差异看,呈现出“中西部快速追赶”的态势,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率,远高于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5.7%。“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继续稳定增长,自去年11月实现正增长之后,2018年前两个月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累计增速达到8.1%,是近一年内的最高点。”刘瑞明认为,这说明随着东北三省营商环境的改善,投资者正在改变预期,做出积极回应。

  从外贸来看,2018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改善和复苏,对于1-2月份的经济表现有所帮助。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进出口总额4515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6.7%。外贸大幅改善,助力我国经济回暖。从各类信心指数和景气指数来看,社会各界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持有良好预期,指数呈现攀升趋势。此外,PPI-CPI的“剪刀差”和M1-M2的“剪刀差”均出现回落,喻示着经济的进一步向好。

  报告分析认为,必须看到的是,我国经济正处在弱复苏向强复苏过渡的阶段,“稳中向好”的基础并不牢固,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因此,我国经济可能呈现出“短期稳中向好”和“长期结构问题”并行的情景。如果要想实现长期持续的“稳中向好”,就必须尽快破除阻碍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一系列体制障碍。

  报告建议,以党和国家的机构改革为契机,理顺党和国家的机构职能,进一步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经济中的系列深层次问题,打造经济的新动能,释放新的制度红利以保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