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发布

2017年12月16日 16: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董子畅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董子畅)中国首个关注家庭健康的年度报告《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7)》16日在北京发布。这也是行业内第一个利用大数据系统解读中国家庭健康状况的报告。

  纵观2017年中国家庭健康,发生了三大可喜变化,呈现出三大亮点。

  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奉雯说,“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大数据及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居民健康关注逐渐从医院转移到社区,又从社区转移到家庭,“治未病”“预防大于治疗”的观点成为民众最朴素的“健康观”,出现三大显著变化——国民健康生活意识增强,积极预防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家庭健康管理意识提升。

  报告通过对线上就医行为数据中,健康需求与医疗健康服务供应的匹配情况进行比对,得出2017年家庭健康三大亮点:一是家庭健康掌门人的功能正在逐渐浮出;二是家庭医生作为健康守门人的任务职能日益清晰;三是在线就医已成为居民健康需求的一种重要形式。

  据介绍,一位家庭成员为家庭其他成员建立健康档案、挂号、在线问诊、购买健康险,他们大多是家庭健康管理的组织者、引导者、影响者和决策者,统称为“家庭健康掌门人”。

  大数据分析发现,家庭健康掌门人为家人发起在线就医行为多于自己,平均每位家庭健康掌门人会为2位家庭成员主动设立健康档案;为家人发起的线上预约挂号平均数量是为自己挂号的1.3倍,为家人发起在线问诊的总规模是为自己问诊的5倍。

  同时,数据显示,医护人员在线提供健康宣教服务已初具规模。以“全国家庭健康服务平台”为例,已有1349名认证医护人员入驻,症状、疾病、检查、治疗、药品等各类词条总数量超过2万条;有超过4900名医生入驻内容开放平台,提供健康宣教的医生几乎覆盖所有科室,涉及5000多种疾病,科普文章累计发表量35万以上。

  此外,根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在线问诊人次持续攀升,2017年日均接诊量突破6万。从需求端来看,用户使用线上资源满足自身医疗需求的意识增强。从科室上看,在线咨询比例内科为23.5%、外科为19.6%。

  从报告公布的一组由在线就医大数据提取出的年度疾病情况看,中国民众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尤其是慢性病增加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值得警惕。(完)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