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姜长云:找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方位

2017年11月14日 06:4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姜长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系统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十九大报告中,第五部分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重大判断,就“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了许多富有创新价值的重大决策部署,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把握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建设什么样的经济体系、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问题。要深刻理解其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部分的精髓,需要将其置于十九大报告的整个体系中进行综合理解、全面把握,找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历史方位。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后,我们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这种论述,一直沿用到十九大之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敏锐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这种新论断,为我们科学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方位提供了基本依据。

  当前,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超出“物质文化需要”的边界,日益呈现分化细化和多样化多层次化的特点,并向层次更高、范围更广、需求更强烈的方向迈进,优质化、绿色化、服务化消费等日益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甚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由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滞后,供给体系的优化赶不上需求体系和需求结构升级的进程。加之,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引领支撑带动作用不强,加剧了经济运行中无效供给较多、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导致供给体系对需求体系及其结构变化的动态适应和反应能力不足,这是当前经济体系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之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滞后,还导致国内大量的中高端消费需求外流,许多本土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趋于被动。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的资料,按劳均增加值和201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2015年中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仅分别相当于美国的1.82%、16.18%和12.07%,日本的2.62%、18.10%和12.97%。我国产业劳动生产率严重低于发达国家,不仅加剧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产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还容易导致我国部分产业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陷入被动,错失宝贵的发展机遇。当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巨大成就在总体上是值得高度肯定的。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联系上述情况,就很容易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什么必须高度重视总书记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表述新论断,要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着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并注意“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于进行时 

  “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进一步提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十九大报告还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6项主要任务之首。我们认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也是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他主要任务必须坚持的逻辑主线。不宜撇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孤立地讨论其他主要任务,否则很容易陷入空谈。要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必须紧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将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落到实处。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例,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居于首位。相比之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中,居于首位的是“生产发展”。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的转变,与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可以更好地呼应起来。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检验产业是否兴旺的主要标尺,应该是产业发展的成果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扩张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产业发展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得到可持续的提升。如果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就可能成为无效供给,供给体系的质量就很难说是提高了。按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加强流通和服务能力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利于促进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的转化,提升产业价值链。否则,产品生产越多,无效供给就越多,供给体系的质量就会不升反降。近年来,我国主要粮食产品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就是粮食供给体系质量出现问题的典型表型。就总体而言,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成为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补短板”、“强弱项”的考虑。

  近年来,在大量中高端需求外流的同时,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滞后,还表现为供给体系创造需求、引导需求的能力提升缓慢。许多中高收入者消费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后,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与此有密切关系。要在中高端消费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前提是必须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扩大优质的增量供给,借此把潜在的中高端消费需求有效引导和激发出来。近年来,与微信相关的消费需求迅速扩张,一个重要原因是供给体系的质量较高,消费体验很好,新增的优质供给能够有效引导和激发新增消费需求。

  三、六大主要任务同步推进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6大主要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为依托、互相支撑的,共同形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机整体,不可孤立、片面理解。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分,总书记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分,总书记又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这两部分结合起来进行理解,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如当前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城镇化深入推进阶段,如果不注意乡村振兴问题,很容易出现乡村衰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类似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近年来,随着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显著增强,城乡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加快形成。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凸显。相对而言,促进城乡统筹更多地强调通过优化政府资源配置,来完善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更多地强调城乡之间外部的联系或外部的以城带乡。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更多地强调通过促进城乡之间资源、要素、产权的交叉渗透和优化重组,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十九大报告在部署“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任务时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涉及的体制机制改革也是如此。近年来,农业转移人口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同时也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骨干探索者。在此背景下,很多农业农村问题根源在城市,许多城市问题根源在农村。农业农村问题和城市发展问题,都不可撇开对方进行孤立讨论。就农业农村谈农业农村,往往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必须通过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来解决。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