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十九大精神进校园]青年教师学生谈心录:航程新启宜弄潮

2017年10月24日 06:3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任鹏在为学生授课。 (资料图片)

刘志阳在学习十九大报告。

  经济日报记者 沈则瑾摄

  董天美在参加学术交流。 (资料图片)

  张慧鹏正在伏案研究“三农”问题。

  经济日报记者 庞彩霞摄

  刘翔在给研究生授课。 (资料图片)

  于洪良(右)与学生一起学习十九大报告。

  经济日报记者 管 斌摄

  《经济日报》记者与青年教师学生交谈时,深切感受到他们深受十九大报告鼓舞和激励。“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催人奋进,大家纷纷表示要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去

  让十九大精神走进课堂

  10月18日,我正好在上课,学生在课堂上强烈要求观看十九大开幕现场直播。还有学生告诉我,当天上午没课的同学也在寝室、活动室等场地收看十九大开幕直播。

  青年学生为什么这么关注十九大?通过学生的讨论我发现,他们对十九大报告总结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感同身受,对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高度共鸣。

  十九大报告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样的使命激励人心,催人奋进。

  作为青年教师,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积极回应学生的热情和期许。十九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今天的青年正是我们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力军,我们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关心、服务青年大学生,让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讲有温度的话、说有深度的理,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魅力和真诚信仰涤荡学生的灵魂。

  我将通过义务上党课、组织青年学生参加团日等活动宣讲十九大精神,并在实践教学中深化十九大精神学习,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生动案例在学生内心深处奏响主旋律,让青年学生看到更远更高的阳光与晴空。

  (经济日报记者 张允强采写)

  把创新写在中国大地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勾勒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非常振奋人心。我从事创新创业研究,对报告中多次描绘创新型国家建设、6次提到创业,印象尤为深刻。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依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驱动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创新驱动将是新一轮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双创”正是创新发展理念在创新创业领域的集中体现,通过集众智、汇众力,有效促进了新旧动能的转换,成为中国经济提质增速的关键抓手。

  当前,“双创”还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带动全社会创富和减贫。

  我相信随着“双创”的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将会逐渐扩大至医疗、教育、养老、环保、志愿服务等社会领域。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解决大量社会问题,完全可以同时创造出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重价值。

  为创新型国家培养一流创新创业人才,是一流大学的使命。我们要推动创业学生扎根中国农村大地,将自己的创业项目与国家精准扶贫攻坚战嫁接,让青春梦融入伟大中国梦。

  创新要写在中国大地上,我们要推动广大热情参与创新实践的学生走入中国制造第一线,让财经学科优势紧密结合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在大商科实践中培养财经创新人才;我们还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财经素养教育走入乡村,要联动企业家资源助力“三农”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沈则瑾采写)

  教育公平带来出彩人生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当我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时,心情特别激动。因为教育正是我所关注研究的领域。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我看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通过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把教育质量提上来,同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读书期间,我曾多次前往四川和云南等偏远地区农村支教,孩子们充满渴望的眼神深深地打动着我。那里最缺的就是老师,尤其是优秀老师。为此,我们支教志愿者依托社会组织与教育部门合作,通过长期培训当地教师来提升师资水平,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我相信,拥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多孩子将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作为高校青年科研人员,我们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使命,既要学习前辈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刻苦治学精神,更要把这些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年轻学生,将十九大报告的要求落实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采写)

  乡村振兴战略令人振奋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战略方向,作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我长期跟踪调查的一个村子,位于粤北山区,距离大城市其实并不算远。这几年,村里陆续有年轻人返乡创业,从事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然而,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单打独斗,难以对接大市场,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产品经常面临滞销问题。一些农民也想转型升级,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然而同样受制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体制,生产规模很小,无法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循环链条,也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生态农业无从发展。现有的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存在的问题是公司与农户之间地位悬殊,小农户不能平等分享收益。

  今年夏天,我前往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调研,看到的是另一种景象。塘约村把土地集中在集体手里,通过集体抱团发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种植蔬菜等农产品,以集体经济来对接城市消费市场。同时发展冷藏、运输、加工等环节,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共同富裕。农村集体经济是沟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重要桥梁,是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非常适合农村实际。

  (经济日报记者 庞彩霞采写)

  打牢基础研究这块基石

  天眼、墨子等大科学装置典型出现在十九大报告中,表明近5年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丰硕成果。国家科技实力增强,让我们一线科研工作者非常振奋。

  与同行交流时,大家会谈到一个变化:以前,我国在大装置方面投入不足,科研人员甚至需要到国外去参加科学实验和研究;现在,随着一些大科学装置的建成,越来越多国外一流科研人员被吸引参与到我国大科学工程装置方面的科学研究。

  我自己也是大科学装置成果的受益者。2011年,我和研究团队预言了四夸克物质的存在。随后,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BESIII实验同行们沟通和交流,最终BESIII实验在2013年发现了这类四夸克物质,紧接着日本科学家也发现了这类物质。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如果国家没有这个装置,我国的科研人员是不可能抢先发现四夸克物质的。重大成果的涌现需要有整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来匹配。

  基础研究是彰显国家科技实力的名片。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这意味着在国家层面已把基础研究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石。

  党和国家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我将倍加珍惜,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把十九大精神与我们的科研工作密切结合,让基础研究成为国家的科技名片,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

    (经济日报记者 陈发明采写)

  引导学生投身伟大实践

  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如何把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好,落到实处?

  我认为,一方面要心有高标,厚积致远。要系统地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领会习总书记“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夯实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毕竟,教育强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不过,我们要有自信,因为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好的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公众高度期待,高教发展基础厚实,发展目标明晰,发展空间宽阔,发展前景可期;同时,这也是中国高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的时代:地方高校转型稳步有序、综合改革蹄疾步稳、创新创业教育方兴未艾、双一流建设大幕开启……我们任重道远,必须立足本职勇担当,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另一方面,要立德树人,言传身教。习总书记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赋予了进入新时代的高等教育新的要求新的发展内涵。我一定要坚持“四个统一”,争当“四有”老师,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融入“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中,让梦想照亮未来。

  (经济日报记者 管 斌采写)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