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许宪春:国民经济核算为何需要新标准

2017年08月24日 07:0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经济社会管理产生了许多新需求,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方法改革研究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政府统计改革与发展取得许多新进展,所以需要对以前标准进行修订,制定新标准,使之适应新情况,满足新需求——

  2017年7月3日,国务院批复国家统计局《关于报请印发<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的请示》,这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新的国家标准诞生。制定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新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适应发展新情况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涌现出许多新情况。

  例如,在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政府和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新兴经济迅速发展,新动能不断积累;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各地区、各部门正在逐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加大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力度;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财政用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社会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在提供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雇员股票期权作为激励员工的一种重要方式,调动了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为描述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重要工具的核算标准,需要适应和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

  满足管理新需求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经济社会管理产生了许多新的需求。

  例如,为了推动研究与开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驱动作用,需要了解研发支出在GDP中的表现,这就需要引进《国民账户体系2008》(简称2008年SNA)中的知识产权产品概念,将研发支出从中间投入调整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为了推动新兴经济的发展,需要了解和把握新兴经济发展的规模、结构和速度,这就需要对新兴经济的概念、范围、分类、调查方法和核算方法进行界定和规范;为了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在改善民生、提高居民实际消费水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了解各级财政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及其对居民实际消费产生的影响,这就需要引进2008年SNA中的实物社会转移和实际最终消费的概念和核算方法;为了处理好政府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了解社会组织的发展变化情况,这就需要借鉴2008年SNA的做法,在机构部门分类中将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单独作为一个部门来处理。为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需要了解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情况,这就需要引进2008年SNA中的经济所有权的概念,按照经济所有权的概念处理农村土地经营权和相应的收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针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明确提出三大改革任务: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都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国家标准提出了新需求。

  反映国际新变化

  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反映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方法研究取得的新成果和各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获取的新经验,满足广大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制定了新的国际标准——2008年SNA,对原国际标准(1993年SNA)的基本概念、基本核算范围、基本分类、基本指标和基本计算方法进行了修订。例如,它引进了知识产权产品、经济所有权、雇员股票期权等一系列新的基本概念;拓展了生产范围和资产范围;调整和细化了机构部门、交易和其他流量、资产和负债分类;修订了财产收入、货币黄金等基本指标的定义;改进了金融中介服务、非寿险服务产出等基本指标的计算方法,等等。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四十届会议通过了这个新的国际标准,并鼓励所有国家尽快实施这一标准。

  为了反映国际标准的新变化,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衔接,满足核算结果的国际可比性需求,需要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进行修订,制定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新的国家标准。

  总结研究新成果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新情况,满足经济社会管理产生的新需求,反映国际标准的新变化,国家统计局开展了一系列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方法改革研究。

  例如,为了反映研究与开发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开展了将研发支出由中间投入调整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的核算方法改革研究;为了反映新兴经济的迅速发展情况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制定了新兴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为了更好地反映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发展情况及其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居民消费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开展了利用市场租金法替代成本法计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的核算方法改革研究;为了更好地反映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和各级党委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开展了实物社会转移和实际最终消费核算方法改革研究;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针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提出的三大改革任务,制定了《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方案》《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编制度》。这些改革研究成果值得认真总结,把其中必要的内容纳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新的国家标准。

  体现改革新进展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统计局积极推进中国政府统计改革与发展。例如,2003年,建立了经济普查制度,每十年开展两次全国经济普查。2012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对企业调查表的设计、数据采集方式和数据报送方式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统计调查制度;实施了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建立了反映新兴经济发展情况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专项统计报表制度》。上述一系列改革为国民经济核算新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经济社会管理产生了许多新需求,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制定了新的国际标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方法改革研究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政府统计改革与发展取得许多新进展,所以需要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制定新标准,使之适应新情况,满足新需求,反映新变化,总结新成果,体现新进展,用于指导和规范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

  (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许宪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