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纪念“三个90周年”】宜春,这片热土风劲雷激!

2017年08月01日 17: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牛力涛

  1927年9月,毛泽东在铜鼓亲自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创下了我党历史上的“三个第一、两个起点”,走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湘赣边秋收起义,让宜春人民接受了一次战斗的洗礼,它极大地鼓舞了宜春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促进了宜春各地组织政治上的成熟和政治觉悟的提高,从而对广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革命信念,英勇斗争,前赴后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悠悠岁月多情,巍巍沩山作证,今天的宜春,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片洒满烈士鲜血的红土地上,伟人风范和先烈事迹激励着宜春人民信心百倍地踏上建设美丽宜春、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途。

  站在2017年的这个历史节点,回望宜春,回望90年来的沧桑巨变,无不感到激动与震撼,无不感到骄傲与自豪。宜春积极适应和把握新常态,坚定信心,始终保持发展定力。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认真落实省委“十六字”方针,大力实施“双核、双带”和“循环区、绿色区、生态区”区域发展战略,攻坚克难,奋勇争先,迈出产业升级大步伐,描绘民生改善新画卷。

  近年来,宜春开拓创新、务实重干,逆风而上,经济发展质速并进。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770.4亿元、320.9亿元、182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0.1%、14.7%。财政总收入超20亿元县(市、区)达到7个。丰城位居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第75位,樟树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高安列为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

  挺起跨越发展的“坚硬脊梁”

  近年来,宜春市委在充分调研、科学考证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明确提出打造5个千亿产业、6个千亿园区、10个百亿企业的战略目标,持续打响了一场气势恢宏的工业升级战。

  大项目、好项目是产业集聚的内核。宜春积极抢抓省委、省政府推进赣西经济转型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以日渐凸显的区位优势和海纳百川的大开放精神,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既大步“走出去”,又主动“引进来”,实行择商选资、招大引强。吸引了正威国际、华润、中节能、连天红等一大批行业“大鳄”落户宜春。

  好项目既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宜春喊出了“尽心尽责当好企业服务员,不让任何一个投资者受委屈”的口号,全力打造优良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每年年初,宜春在全市范围内选出200户重点工业企业由市、县两级挂点帮扶,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快办,切实做到优质服务“零距离”、环境保障“零干扰”、落实政策“零折扣”。

  宜春优良的发展环境成为吸引投资的强力磁石,奥其斯科技、格林美资源循环、睿锋环保、正拓新能源等一大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资生产、达产达标。为承载大项目、好项目,宜春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平台建设,2016年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00亿元,奉新工业园区列入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高安建陶产业基地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宜春初步形成了建材、机电、食品、化工、医药、电力能源、纺织服装七大支柱产业,建成了锂电、建陶、硬质合金、绿色食品等十大产业基地,锂电新能源等10个产业集群列为省级工业重点产业集群,占全省1/6。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数、工业用电总量、产业基地规模、产业集群数量、驰名商标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筑牢加速崛起的“厚实基石”

  宜春,素有“赣中粮仓”之美誉,2016年粮食总产达到85.8亿斤,粮食托市收购量全省第一。近年来,宜春坚持对农业再认识,促农业再出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姹紫嫣红的景象。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激活农业内生动力。宜春按照“特色农业创特色”的思路,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油茶、肉牛、绿色有机、富硒、生态休闲农业五大特色产业。其中,在丰城、高安、上高、明月山着力打造富硒产业带,在袁州区、靖安、奉新、宜丰、铜鼓、明月山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带。2016年肉牛出栏46万头,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有机农产品认证、富硒农产品基地、高产油茶林面积分别达到138万亩、95万亩、21万亩、88万亩。新增“三品一标”认证数68个,居全省第一。

  通过大力招商,宜春成功引进浙江海亮集团、巴布洛生态谷、淘宝农村电子商务、景田百岁山、朗朗食品等一大批重大农业项目;通过扶优扶强,康替龙竹业、益家食品、元博山茶油、飞宇竹业等企业先后上市。

  “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园区,用现代科技管理园区,用市场化办法经营园区”。按照这一思路,宜春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和产业等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万载依托有机农业产业的先发和品牌优势,推进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带动全县农业发展;丰城凭借天然的硒资源,打造中国生态硒谷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富硒特色果园、有机大米、蛋鸡、种鸭、肉奶牛等16个生产加工基地;靖安突出绿色生态品牌,重点发展绿色水稻、蔬菜、椪柑、白茶及特种名贵水产产业,现已建成核心园区2万多亩。

  打造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绿色生态,一直是宜春的“烫金”名片。依托青山绿水,宜春旅游业蓬勃发展。按照“打造全国知名的养生休闲度假胜地”的总体定位,宜春确立了构建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和靖安县为“双核”、依托市内高速公路和国道编排宜春北部、中部、东部三条精品旅游路线、重点打造温泉养生游、文化创意游、古色禅宗游和生态观光游的“双核三线四游”格局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升级。

  近年来,宜春禅都文化博览园、明月山高山观光小火车、天沐梦幻水城、樟树中国古海养生旅游度假区、靖安九岭森林温泉度假村、奉新百丈山景区等54个重大旅游项目相继建成接游。全市乡村旅游、温泉旅游、生态旅游、自驾车旅游、红色旅游异彩纷呈,初步形成一个内涵丰富的养生休闲度假产品体系。令宜春人更为骄傲的是,明月山景区摘下赣西第一块“5A级景区”牌匾,宜春打响旅游品牌终于拥有了“话语权”。而月亮文化旅游节、花博会、万人泡脚、CCTV模特大赛、靖安紫薇节、袁州栀子花节等重大节庆或旅游活动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宜春旅游知名度和城市开放度,宜春“月亮之都·禅宗圣地·温泉之乡”已成为社会公众广泛认同的城市品牌。

  紧扣打造赣西商贸物流中心这一目标,宜春积极优化整合现有商贸物流资源,不断壮大商贸物流业经营主体。电商产业是朝阳产业。宜春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培育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2016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增长50%,铜鼓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南氏电子商务产业园倾力打造了康园宝商城、淘宝“特色中国·宜春馆”、京东馆等,并承办了淘宝网“阿里旅游·去啊”宜春旅游旗舰店,让优质优价的宜春特色农业、工业及旅游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广到全国;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铜鼓捷一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整合县内6家快递企业资源,创造“快递+电子商务+快递下乡+多元化的百姓服务平台”经营模式,打通了快递下乡最后一公里。

  描绘民生改善的“美好蓝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第一要务和头等大事。宜春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宜春财政资金向民生项目倾斜,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实事上持续发力,让群众尽享和谐社会发展成果。

  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2.5%,控制在调控目标内。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452元和12643元,增长8.2%和8.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1%,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继续保持100%。完成扶贫移民搬迁6008人,全年减贫5.2万人。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6236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0359套。

  出行难、上学难,是宜春中心城区的两个“老大难”。宜春持续发力,2016年新改扩建中小学72所、新增学位3.2万个,中心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9个县(市)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达标率居全省第一。规划建设宜春中心城区立交桥、人行天桥、地下人行通道,实施宜春中心城区主要道路拓宽工程、环城南路建设工程、320国道绕城改道工程等多项便利于民的大工程,让市民出行更加通畅、便捷。

  夯实平安惠民基础,下好民生警务“先手棋”。宜春推进综治中心、信息化、网格化管理“三大建设”,每年投入天网、三网、技防入户工程建设达5000万元。地质灾害防治连续八年实现“零死亡”。深化“平安创建”活动,重拳打击“盗抢骗”,公众安全感得到提升。创新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9%,化解信访积案“1+1+N”工作模式在全国推广。

  可以说,这是一场充满着智慧与勇气的大胆探路,这是一抹经济寒流中的绚丽亮色。宜春,这片热土风劲雷激!宜春,经济脉搏强劲跃动!1.87万平方公里的宜春大地上,一股新的力量正在凝聚,一种新的激情正在迸发,一幅新的画卷正在绘就。(中国经济网记者 牛力涛)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