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经济日报3文连发“再谈振兴实体经济”

2017年06月26日 09: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6月22日至24日,《经济日报》连续3天在头版刊发“再谈振兴实体经济”系列评论员文章。三篇文章的标题分别为《坚定不移把实体经济抓上去》、《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去除过剩产能是重要一步》,深入论述实体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坚定不移把实体经济抓上去

  近来,实体经济问题广受关注。怎么看、怎么干?有的地方尽管动作快,但想法和做法显然比较简单;有的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工作力度仍亟待加大;还有的或是存在认识误区,或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使得一些好的政策措施迟迟难以落实。这些情况值得重视。

  掌握好经济工作主动权,需要“取势”“明道”,然后再“精术”。也就是说,既要认清当前形势,还要从较长周期观察我国经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尤其是明确实体经济的战略方位,即所谓“明道”,进而深刻认识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

  这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出现“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把实体经济抓上去”等重要论断。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对实体经济的高度重视,源于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深刻认识和重大判断。

  分析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在,实体经济结构性供求失衡,供给结构严重滞后于需求新变化,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许多产品又供给不足,服务也跟不上;金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不仅“脱实向虚”问题突出,实体经济受到挤压和伤害,而且金融风险隐患增加。有些企业热衷于资本运作和各种炒作,主业不断弱化;有些金融机构片面追求利润,大搞自我循环、自我膨胀;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一流企业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实业”的现象。

  从世界范围看,实体经济自身结构失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矛盾及其派生的“脱实向虚”等问题,是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带有共性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在这个问题上吃了大亏,掉入“虚拟化陷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英、法等国主导的“去工业化”一度很时髦,一些“聪明人”“聪明企业”以美国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为大本营,大搞“以钱炒钱”的把戏,不但造成虚拟经济自我膨胀、超常发展,而且诱惑许多人、许多企业甚至政府部门纷纷“脱实向虚”。经济虚拟化愈演愈烈,“去工业化”悄然展开,大量制造业被当作“夕阳产业”转移到成本低的东亚发展中国家,本土实体经济严重弱化、退化。

  在美国,高达70%的就业人口转向金融和金融服务业,曾经一派繁荣的汽车制造业中心底特律逐渐萧条。其结果,不仅导致产业空心化、失业率不断上升,最终还引发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对金融灾难痛定思痛,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认识到,以工业制造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才是立国之本,必须恢复制造业,将“去工业化”彻底扭转为“再工业化”。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仍然很长,工业化任务仍然很重。眼下,实体经济尽管碰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较早地重视和解决问题,就是要吸取别人的教训,避免重蹈欧美之覆辙。

  进一步看,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GDP是靠不住的。实体经济兴衰事关百姓的衣食住行,更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现在,各国的实践都证明了,实体经济才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才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动力澎湃的发展驱动器。只有坚持不懈地发展实体经济,才能不断夯实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才能避免经济虚拟化,才能有效抗击外部金融风险的冲击。

  国际经验表明,振兴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往往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奥巴马很快提出重整制造业计划,结果收效甚微。近期,特朗普提出的“美国制造业回归”,仍步履维艰。因此,我们对振兴实体经济的复杂性、艰巨性,要有足够的估计。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发扬“钉钉子精神”,扎实做好工作。

  首先必须更好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把振兴实体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对于中央提出的各项政策举措和“放管服”改革,应抓紧落实到位。同时,还应真正把实体经济当作“压舱石”,避免“脱实向虚”的倾向。要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精心谋划,找准定位,尽快制定和落实正确引导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配套措施,加紧完善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落地的空间平台等等,做到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先把供给侧做实,力争每个地区都有沉甸甸的“重资产”,都有硬邦邦的支柱产业、明星企业,都有一批响当当的名牌货。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强调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根基。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向实体经济聚力、发力,坚定不移把实体经济抓上去。(经济日报评论员)

  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

  ——二论坚定不移把实体经济抓上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这既抓住了我国实体经济问题的要害,也是解决问题的明确指引。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都排在全球第一,但多数产品只能满足中低端的需求,这在过去同投资和出口主导的需求结构是相匹配的。现在,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出口需求和投资需求相对下降,而作为生产供给却未能适应这种需求的新变化。尤其是,我国人口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相对减少,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但是,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并未及时跟进,结果是一方面部分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有效供给不足。比较突出的,就是许多消费者跑到国外去买马桶盖、电饭煲等等。因此,着力提高供给质量,推动供给体系由中低端产品为主转向适应需求变化的中高端产品为主,既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又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提高供给质量,必须把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中心任务。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心目中,让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眼下,不仅许多中低端产品供大于求、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而且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和服务质量也跟不上,满足不了需求。所以,应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质量监督,遏制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的恶性竞争,增加高质量、高水平产品的有效供给,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的劣势,以优质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软实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企业打造百年老店的金钥匙。我国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既需要科技进步,也需要匠艺精进,把追求细节完美、质量上乘的“匠心”融入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有效解决设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质量稳定性、消费安全性等问题,才能做到大工业时代的精细管理、精品制造。弘扬工匠精神、造就合格工匠,就要着力完善有利于工匠精神生长传承的市场激励机制,厚植工匠文化,以一支高素质、大规模的“中国工匠”队伍,打磨出“中国质造”的金字招牌,进而带动更多的中国品牌大踏步走向世界,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必须重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家是企业的统帅和灵魂,无论是提高供给质量,还是扩大有效供给,都需要企业家有胆识、有魄力、敢于担当,都需要发扬企业家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抓市场、抓管理,引领企业开拓前进。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大力倡导和推行“理解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理念。

  我们要深度挖掘优秀企业家特质和典型案例,进一步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提高供给质量,还要把着力点放在提升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上,推动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重要任务,目的就是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其中,“三去”不是简单地减少供给,而是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一降”“一补”则直指有效供给的增加,“降成本”才能提高产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补短板”才能加强国民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无论“去”“降”还是“补”,都是为了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供给结构,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推动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求。(经济日报评论员)

  去除过剩产能是重要一步

  ——三论坚定不移把实体经济抓上去

  我国实体经济问题与国外比较,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最明显的就是产能严重过剩。产能过剩如同沉重的包袱,只有去掉这个包袱,实体经济才能轻装上阵。

  最近一个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去除过剩产能的重大意义,今年初在河北张家口市考察时再次明确指出,去产能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硬骨头。这些年,受经济增速放缓、生态环境约束和国际市场低迷等影响,我国煤炭、钢铁、水泥、建材等不少行业产能过剩非常严重。以钢铁为例,全国的生产能力达11亿吨至12亿吨,而市场需求仅6亿吨至7亿吨。供给大大超过需求,势必导致产品销售不畅,企业只能打价格战、搞恶性竞争,其结果或是利润微薄,或是陷入亏损,有些企业甚至资金回笼困难,亏损不断加大,拖欠的工资和贷款越来越多,职工很痛苦,银行也很痛苦,而且是越拖越痛苦。

  煤炭行业的人士说,卖一吨煤的利润买不到一瓶饮料;钢铁行业的人士也说,钢材卖出了白菜价。这种状况非但企业受不了,整个行业发展亦难以为继。怎么办?长痛不如短痛,只有果断地去除过剩产能,对相关企业进行“清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供求关系,恢复合理价格水平;才能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才能让一些产能过剩企业的职工在纳入社保、接受培训后走上新岗位,看到新希望。

  去年以来,我们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狠抓“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取得初步成效。但从市场供求关系看,钢铁等行业的过剩仍然是绝对过剩,不是相对过剩,必须继续推动这些行业化解过剩产能。

  去产能是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一步。其中,关键是处置好“僵尸企业”,抓住这个去产能的“牛鼻子”。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处置“僵尸企业”。要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高度重视和全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确保分流职工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现在,全球市场已经成为一个整体,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此,我们应当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内市场供应和经济发展根基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向海外转移一部分比较富余的产能。

  与此同时,还要着力提升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我国许多行业“小而散”的现象比较突出,不仅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而且很难做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在上世纪汽车工业刚刚发展的时候,美国有200多家汽车制造公司,现在只剩下3家公司。而我国目前仍有1000多家汽车企业,过于分散。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由分散走向集中是必然趋势。眼下,去除过剩产能、清理处置长期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为一些优秀企业的并购提供了良好机会。鼓励和支持并购有利于迅速提升行业集中度,进而聚集研发资源和力量,改善经营状况和供给体系。对此,各地都要做企业并购的促进派,不能单纯考虑税收和就业,采取各种办法挽救濒临死亡的企业,或者对并购设置种种障碍。

  应该强调,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未来承受的痛苦将比去掉这些产能更大。对于不少行业和企业来说,只有经历去产能的阵痛,才能凤凰涅槃、再获新生。(经济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