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砥砺奋进的五年】老谢的新生活

2017年06月15日 06:2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蓉

  6月3日,陕西安康石泉县下起了小雨。在城关镇堡子社区的西瓜棚里,一颗颗碗口大的西瓜被网兜包着,吊长在竹制的架子上,54岁的谢仕江正在架子下忙着。

  “老谢可是个有故事的人。”堡子社区支部书记蒋永林说,老谢的双亲20年前就去世了,家里的土坯房也在几年前塌了。他一个人和一只猫生活在一间500元买来的8平方米的简易房里。变化始于2016年4月,石泉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招商部部长李晨成了谢仕江的包联干部。谢仕江的家就在李晨的上班路上,她隔个三五天就来他家里看看。2016年4月28日是谢仕江生日,李晨特意把他拉到县城,为他从头到脚添置了一身新衣服,还带他去理了发。这是第一次,她在谢仕江脸上看到了笑容。从那之后,谢仕江开始把这位年轻的包联干部的话“听到了心里去”。

  2016年,堡子社区为了帮扶困难群众脱贫,整理了一块荒地,打算建设水果大棚。社区干部劝说谢仕江去包大棚、种西瓜,他不听,依然守着自己的地,种点花生、地瓜,打点零工,一年下来只有2000元收入。李晨知道这事后,来到谢仕江的家,耐心询问缘由,为他讲解种植大棚西瓜的好处。驻村工作队还帮他平整了土地,建好了大棚,连瓜苗都帮他买好,这让谢仕江深受触动。那几天,他不光把自己棚里的田垄整理好,还帮忙整理了另外两个大棚。如今,谢仕江种的吊秧西瓜一亩半地能产8000斤西瓜,按照一斤4.5元的市场价格,纯收入能有1万来元。谢仕江手里有了存款,城关镇为贫困户建的安置房年底也有着落了。

  6月3日这天,谢仕江迎来了石泉县小有名气的电商能人陈雯。她这次来谢仕江的大棚,是为了查看西瓜的长势,准备把堡子社区西瓜成熟的信息发到她的“石泉农品”微店里。谢仕江高兴地带着她查看大棚里的西瓜,“我这吊秧西瓜光照均匀,没有阴阳面,比那种皮糙肉厚的大个西瓜甜多了!”驻村工作队队长赵仁东告诉记者,陈雯的微店主要售卖的是石泉县的土特产,“今年通过网络卖西瓜,也是为了我们以后发展大规模种植打基础。像谢仕江这样有经验的瓜农,我们还会帮扶他再包上几个大棚”,赵仁东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蓉)

(责任编辑:王炬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