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圆桌会议:多位中外嘉宾建言“一带一路”基建合作

2017年05月16日 22: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石璐言

  中国经济网厦门5月16日讯(记者 石璐言)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和清华大学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基础设施建设高级研讨会”于5月16在厦门举行。会议邀请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委的领导,以及来自俄罗斯、日本、奥地利、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以及非洲等国的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共同就“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分享各国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中的经验。

  图为圆桌会议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 石璐言摄

  在圆桌讨论环节,来自中外各国的多位嘉宾就“‘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这一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讨论。

  “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联盟筹备组负责人、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罗汉率先发言,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低迷中的世界经济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而基础设施建设则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手段,基建投资不仅能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持续升级发展,为经济复苏提供充足动力,同时也能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重点谈到了“一带一路”软基础设施建设,她认为国家间在民族、宗教、文化、政治、思想等多方面的差异,需要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认真研究给予弥合与解决,软硬设施建设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必须把软基础设施作为重要的方面。

  印度尼西亚国有企业部部长特别助理Sahala Lumban Gaol表示在“一带一路”大的框架下,印尼正积极推进各地区间的互联互通,并将大力新建这方面的基础设施项目,他重点介绍两个地区的项目,一是苏门答腊地区,该地区可以通过海峡连接亚洲和非洲所有的航线,也可以连接东南亚区域,二是东部地区,可以帮助印尼更顺畅地连接中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之间的航线。他也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未来能够完成更多互联互通基建项目的签约。

  汕头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姜虹在发言中提到“一带一路”建设带动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她说,今后的“一带一路”整个工程当中以项目来带动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我们主要考虑的模式可能会包括平台+平台和学校+企业这样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将这个合作模式推演开来,将会形成大量的学校、研究机构和项目之间以及政府之间新的合作项目。即以产业技术进步和企业全球化布局为主轴,形成产教共同体,通过企业全球化布局带动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形成先进技术转移的通道和技术创新基地。

  而最后发言的俄罗斯自然科学第一院院长Lida Ivanitskaya则有两项提议:一是建立俄中专家合作中心,二是举办中俄科技合作定期峰会,以此来加强中俄两国经济及社会人文的交流,拓宽国际间的沟通渠道,她同时表示其所在科学院正与中方、哈方一起进行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的筹备工作。

  此外,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副秘书长毛可恩与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教授郝生跃均列席会议并发言。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