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雄安究竟应该什么模样?

2017年04月05日 13:33   来源:北京商报   

  天下谁人不识君。中央设立雄安新区并称之为“千年大计”的决策一经公布,雄县、容城和安新三县暴得大名。清明小长假,人来人往,不绝于道。逐利之心,人皆有之,无可厚非。

  段子里说,投资客一边腰缠现金匆忙上路,一边四处打听雄安在哪。的确,人们只知道雄安崛起在即,但未来雄安究竟什么模样,莫衷一是,多半道听途说,盲人摸象,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实。不过人民日报及时刊文指出,雄安新区既不是一厢情愿认定的“声东击西的迁都”,也并非在“北京副中心”之外再建一个“首都副中心”。

  雄安的未来,既要跟北京有联系,也要跟北京没关系。前者,雄安要重点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如人民日报所言,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后者,雄安要能够自给自足,才不会变成北京的物理延伸,不会变成北京“更远的环”和“更大的饼”。

  改革开放以来,特区、新区、试验区、自贸区此起彼伏,数量不可谓少,但闯出名堂的不可谓多。雄安既然对标深圳、浦东,就应深知自己须付出更多努力。深圳占据地利,毗邻香港,近水楼台,得风气之先;浦东拥有天时,时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爆发前夜,时值全球化正蓄力高歌猛进,遂一举成功,成为上海新地标。雄安深居冀中平原,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而少长袖善舞之商,又遭遇全球化退潮和旧常态不复,惟有善用人和,才能比肩深圳、浦东。

  决策层自然深谙此道,在党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印发的通知里明白无误宣称,“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提供优质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绿色交通体系,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白纸作画,“造城”只是最不重要的一块。什么最重要?更新的制度供给和更深邃的市场化,从而建立起创新的比较优势,进而吸引人才、资本和中国梦。

  自东晋“衣冠南渡”后,南方经济逐渐超越北方并遥遥领先。明清以降,南方是经济文化中心,北方是政治军事中心,南北维持大致平衡,以使国家认同不坠。历史走到今天,南方经济愈加发达,江南的长三角、岭南的珠三角,以及西南的成渝和中南的武汉,高原高峰并有,多元化且富有层次感。过去数十年,北方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免北京一枝独秀,特别是进入新常态以来,北方多省显露疲态,南北经济进一步失衡的问题变得微妙而重要。从这个大历史观来观察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方能咂摸出“千年大计”的味道。京津冀要与长三角、珠三角鼎足而立,中国经济才能平衡。雄安要与北京、天津鼎足而立,京津冀才能站稳。须知在几何里,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所以,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事在人为,但出世之后,功夫在诗外。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