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阿里发力了!誓要让制假售假者走入寒冬

2017年03月31日 15:07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31日电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平台治理共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1184条,协助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880名,捣毁涉假窝点1419个,破获案件涉案总金额超30亿元,是2015年的两倍。”这是阿里巴巴平台治理知识产权保护总监叶智飞31日对外公布2016年阿里巴巴线下打假案例。他同时感慨,“这个数据对我们来说,一方面我们感到欣喜,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感到担忧,因为这个量太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打完。”

  “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是马云在今年两会期间通过其认证官微对外发出的呼吁。这背后除了与全国人大代表、马可波罗瓷砖董事长黄建平公开抨击淘宝假货横行有关,同时也与阿里巴巴对制假售假问题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

  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阿里巴巴相关平台上共发现疑似恶意投诉方账号5862个,因其恶意投诉行为所造成的卖家损失约1.07亿元。

  制假售假的违法成本低,一直是打假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叶智飞就举例道,“曾经有个案子在湖南,他的生产假货成本21元,但通过社交平台传销的模式发展四层下线,涉及23个省,最终售价是268元,十倍以上的利润,可能比卖白粉还赚钱!但同时他所承担的风险很少,这种人放出来肯定会重操旧业。”

  由于制假售假渠道颇为复杂,电商平台、品牌厂商打假工作一直阻力重重。对此,阿里巴巴公布了“六大追杀手段”,除了原有的平台终身禁止准入、协助公安破案、起诉售假店铺3大手段之外,还新增了芝麻信用降分、禁止使用信贷产品、花呗和借呗等手段。

  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公开表示,2016年全年平台治理主动拦截、删除商品量是同期权利人投诉删除商品量的26倍。在2015年这一数字是8倍,到了2016年上半年攀升至16倍。数据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权利人假货识别知识的不断输入和平台治理主动防控技术的进步。

  叶智飞指出,通过大数据可以发现,大部分假货来自于线下,所以假货不仅仅是线上的问题,大量还是存在于线下,另外大数据能够清晰的让我们看到原来的数据,它能够把传统隐藏在线下的东西,通过数据分析详尽化,最终提升办案效率。

  当然假货问题积重难返,单靠阿里巴巴一家在线上、在销售端打击,效果极为有限。叶智飞便如此说道,现在坦率讲,各个平台互联网的数据存在一些壁垒,没有办法很好的互通,这些制假售假的人,随着平台的管控力度跟打击力度的加强,制假售假人群也不断升级攻防,现在它们已经在往职业化方向发展。

  正因为此,叶智飞呼吁“抱团抗寒”,包括执法机关、权利人和品牌方、电商平台三者缺一不可。他还补充道,我们的交互越频繁,合作越紧密,对于制假售假来说的冬天就会越快来到。

  阿里巴巴平台治理平台商品管控总监李溪涵也如此说道,我们彼此各自的利益诉求也是完全一致的,我们阿里巴巴平台是假货最大的受害者,所以大家的需求和诉求都是一样的。(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石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