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领军者]张诚:复兴田园归初心

2017年03月21日 07:3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位于江苏无锡阳山镇的田园综合体景色优美,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超过70个文旅和管理就业岗位、160多个农业生产岗位,吸引了一批返乡创业年轻人开设书院、咖啡馆等。(资料图片)

  人物小传

  张诚,东南大学建筑系硕士毕业。2001年,他加入万达集团,曾任万达集团副总裁。2011年,加入东方园林,任东方园林产业集团总裁,此后转向文旅产业。2012年起,陆续提出“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模型,主张以休闲旅游引导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并在乡建领域发起新田园主义理论,实践首个田园综合体。

  “我刚发表了一篇讨论乡村问题有解无解的文章,正准备写一篇关于乡朴美学的文章。”对张诚的第一印象,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他作为企业掌舵人所具有的严谨细致、雷厉风行风格;意料之外的则是他坚守尊重自然、热爱大地的情怀,以及时不时把想法见诸笔端的文气。

  从商业地产到田园综合体

  在实践田园综合体事业之前,张诚曾在万达集团任副总裁,从事了十多年伴随中国城市高速发展时期热门的商业地产领域——城市综合体。在传言中,他曾是王健林最可能的接班人。正值事业激情无限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用一种云淡风轻的方式,引用《再别康桥》在微博上发布了自己的离任消息。用张诚的话来说,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在快速城市化时代之后,在社会更需要、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探索并开创一个新的模式。

  张诚把目光投向了乡村。中国的乡村长期处于商业热点之外,想在这里有所作为,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建筑师出身的张诚认为,未来的规划研究热点在城市更新和乡村发展这两头,而他一直在潜心研究乡村发展,继而提出了田园综合体和“新田园主义”十大主张,成了“新田园主义”的代表人物。

  “近年来,乡村这个话题非常热门,各行各业都在关注。对于乡村的憧憬一直围绕在我们的头脑里,我们一直期望看到一幅富饶、恬静和美丽的乡村画卷。但这样的画卷绝大部分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我希望这样的风景也可以是我们中国触手可及的生活家园。”张诚如此解释自己投身乡村建设的最初想法。

  2012年,张诚写出《田园综合体模式研究》。他如此设想:农业生产是基础,通过引入现代科技农业生产技术,提升农业附加值;而休闲旅游产业依附于农业,需要与农业相结合才能呈现田园特色;田园社区则依赖于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形成以田园风貌为基底并融合了现代都市元素的人居环境,围绕住民和游客,建设有基础产业、有新型产业和城乡一体、村落肌理的田园社区。

  《田园综合体模式研究》不仅是篇论文,更是探索中的一本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操作手册。“‘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借鉴了城市综合体的一些管理思想,包括多功能、多业态组合逻辑,移植到乡村的建设中。”

  在他看来,无论城市综合体还是田园综合体,跨业态的经营逻辑是共通的。“田园综合体是多产业的综合规划。例如,原来是片农田,现在要有观光功能;原来是栋民居,现在可以同时开个客栈。可见,综合体是突破原有惯常用途思维的。”

  每个人心里都有桃花源

  过去4年,在盛产水蜜桃的江苏无锡阳山镇,张诚的田园综合体实验得以呈现。“没有人能够阻挡我对于田园的追寻。我就是这样,喜欢御风,以梦为马!”2014年3月,张诚在他的微博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对于田园综合体这个新事物,张诚和他的同事并没有可以参考的模板。最重要的就在于要得到当地的理解和支持。“当时考察过好多地方,但是一到阳山镇,内心就激动了,这里有万亩桃林,太棒了。”他说,这里还有着深厚的文脉底蕴,也是典型的美丽乡村:阳山镇早在2012年即入选国家发展改革试点城镇;2013年,当地规划提出打造“中国最美生态小城镇”。

  让他庆幸的是,遇到了跟他有同样理念的地方领导。几年前,阳山镇就着手把镇里分布在桃园中的工厂“请”出去,在散落的农田集中栽种水蜜桃。这并不容易,要知道在当时,乡镇工业占阳山镇经济的主要比重。张诚认为,从阳山镇可以看到,苏南乡镇在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地方政府和百姓不断探寻可持续发展之道。

  时至今日,张诚的很多同事还提起他在拾房村“刀下留房”的故事。在建设前,张诚先期对原来的村庄历史做了调研,在已拆迁过半的危旧村舍中,选中了10座看似“无价值”的老房子进行修缮保护。那是10栋原本很普通的村民住宅,修缮成本很高,同事们主张拆除,但张诚坚决反对,与之一同保留的还有池塘和141棵树。如今,拾房村已成为田园综合体里的乡村文创园。后来,他专门编了一本书稿,就叫“拾房故事”。

  如今,小镇的乡村周围环绕的不仅有桃花、流水和农田,还有温泉、客栈和田野乐园、学校,小镇居民似乎都能亲密接触几亩垄耕。咖啡馆、面包店的院子边上是一垄垄紫苏、西芹和薄荷;而现代餐厅的不远处是正在吃草的牛,更远处则是新社区……这既符合人们对“桃花源”的想象,也让这片土地成了交织着生产、人居的新田园,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休闲观光。

  乡村发展值得更多期待

  投身实践的同时,张诚对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2013年6月,他的微博发了这么一条观点:“城镇化首先应以保护乡村人文和环境为基础,不能让乡村变得既不像城市也不像乡村。农村发展的根本是如何盘活农业农村经济,而不是动辄玩花样。”他建议做田园综合体的企业不能停留在地产盈利的思维中,多做农业和旅游,保留当地的文化,这样才有价值,“那些只会抱着地产思维的人请到城市里去吧!他们在乡村是不可能成功的”。

  今年2月,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田园综合体”被写入其中。在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条目下,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在之后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解读说,这是当前乡村发展新型产业的亮点举措。

  在张诚看来,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这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种模式。

  采访中,张诚坦言,田园综合体的探索也离不开专家的点拨。3年前,他认识了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我早知道并钦佩其学问,看过他的著作《城乡中国》,而且知道他主张现实调查和产权制度等经济学观点。我跟他说,我们设想了一套理论,并正在实践一种乡村发展模式。如果做出了一点名堂,就请他去看看。”

  去年底,张诚再次见到了周其仁。这时,他的思考也越发深入:以乡镇工业发展乡村经济,极大地提振了中国乡村的发展。但这一模式后来遇到了瓶颈,乡镇工业不再具有产业的比较优势,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这使得乡镇工业无以为继。他进而提出,以文旅产业和现代农业带动城乡一体发展。农村问题的解决也要去城市寻答案,“后来,我发现,这与周教授的文章《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元素的应用》不谋而合”。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田园综合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张诚看来,这样的创新实践有效地把政府、农民、市场、金融机构各方的力量糅合到了一起,为新型城镇化的探索打开了更大的空间。对于田园综合体,人们有理由给予更多期待。

  采访的最后,张诚说:“如今再到阳山镇,乡间景色恬静宜人。回忆初到时的场景,那份淳厚质朴的情感还在。这是一片共享之地。无论乡民还是都市人,都参与到了这里的田园生活,一起分享自然的馈赠,共同打造这个城乡共生的新环境。”(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