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易连军:推进“医养结合型” 提高护理人员福利待遇

2017年03月05日 14: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3月5日讯 (记者 王璐瑶专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超过2亿的老年人口中,因疾病、伤残、衰老而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诚信失能老人护理院院长易连军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因为自己也曾是失能老人的家属,所以,对失能老人问题尤其关注。”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易连军对如何加快发展失能老人护理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人大代表易连军 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璐瑶摄

  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易连军建议,应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让医保、保险进入养老服务体系,适当降低养老机构办医准入门槛。鉴于市场需求较大,政府可考虑从养老产业长远发展出发,加强与各地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增设老年人护理专业,长期、持续培养和输送有资质证书的老年病治疗、护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以此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加快专业护理队伍建设。同时,要充分发挥好对持有护理证书上岗人员的“传帮带”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熟悉、从事护理工作,让更多失能老人远离痛苦,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提高失能老人护理人员福利待遇

  易连军说,失能老人养老与其他养老方式不同,国家应给予失能养老与常规养老不同的特殊政策支持。护理失能老人人群,难度大、任务重、成本高,居家养老给家庭增加负担,如果家里有一个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就会给整个家庭的生活方式、节奏、经济状况等造成彻底的改变,使整个家庭陷入困境。

  对于护理人员,普遍存在薪酬偏低、工作压力和强度大等问题,造成护理人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失能老人护理人员很不容易,每天都要处理尿、便,工作很辛苦,但待遇却很低,希望政府能给护理工作人员一定的特殊工作补贴,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使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养老护理队伍,避免人才流失。”易连军说。

  此外,易连军代表建议应合理确定办院规模和地点。失能人群养老机构不能只求规模大、标准高,这样会使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无法入住,可按区划分,适当放宽办院规模,降低入院成本。

  代表委员小资料:

  易连军,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诚信失能老人护理院院长。

  更多报道请见 “稳中求进 团结奋进——2017全国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马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