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江西赣州“三力”齐发谋升级

2017年03月03日 06:3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刘 兴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赣州等区域性中心城市。赣州朝着区域性金融、物流、旅游中心建设阔步前行:交通建设步入跨越发展快车道,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努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格局——

  “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江西赣州是中国古代全国36大城市和44大经济中心之一。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赋予这片土地崭新的机遇。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千年古城在时代坐标中明晰了自己新的定位。

  去年底,国家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要做大做强赣州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江西的南大门,拥有江西五分之一人口、四分之一国土面积的赣州,正以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胸襟,挺起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脊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交通先行,提高对接力

  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沿海、不沿边的赣州深知,走出大山,实现对接、融入,交通要先行。

  在真金白银投入下,赣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频频发力,以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线和城市快速路为主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形成,里程不断增加、标准不断提高、线路不断丰富。

  2015年底,随着赣瑞龙铁路通车,赣州正式跨入动车时代,到厦门仅需3.5小时。同时,在建的昌吉赣客专和不久前开工的赣深客专,构成江西又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铁大动脉,赣州至南昌、深圳将缩短至2小时。

  2016年,赣州黄金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这是赣粤闽湘四省交界地区最大的民用机场,航班通达国内50多个城市。

  今年春节,许多赣州人有了不一样的回家路——1月4日,兴赣(兴国至赣州)高速和宁定(宁都至定南)高速正式通车,春运期间拥堵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告别山路十八弯,如今赣州实现县县通高速。

  “外通”还要“内活”。2月16日,赣州中心城区“四横六纵一环”快速路网项目开工,总长约254公里的快速路网犹如一根金丝线,建成后可将全市五区串珠成链,搭起赣州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骨架。

  顺畅高效的交通,正在改变赣州的城市发展格局。赣州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愈加接近,成为承接海西经济区、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第一腹地和休闲旅游目的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犹如春水奔涌而来。

  目前,赣州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大交通。到2020年,赣州铁路建设里程将达到13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600公里,实现市域范围2小时、外联周边中心城市4小时交通圈,形成至周边重要经济区中心城市“2小时高铁圈”,构筑对接全国性中心城市“2小时航空圈”。

  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

  产业是城市崛起的支撑。特色产业有竞争力,才能作为“发动机”带动区域发展全局。

  2016年,赣州收获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GDP增长9.5%,增幅跃居江西省首位,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其背后是持续推进的产业改造升级,对优化赣州产业布局、实现地方经济量质并举有重要意义。

  过去,赣州虽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称,但多以卖原矿或粗加工产品为主。资源的无序开采和贱卖流失,让赣州“守着金元宝受穷”。

  痛定思痛。着眼于抢占产业制高点,赣州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牵头组建中国南方稀土集团,建立钨、稀土资源管理的长效机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稀土、钨产业朝精深加工发展,形成集地质勘探、矿山采选、冶炼分离、深加工及应用、产品检测、研发设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如今,赣州稀土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稀土发光材料、磁性材料、钨硬质合金等新材料生产能力分别占到全国的30%、20%和10%左右。赣州成为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基础雄厚的传统矿产产业再攀高峰,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大举突进。

  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是全球生产能量密度最高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系统公司之一;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研究基地,自主研发的喜炎平注射液成功治愈国内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全南三扬科技与苹果、摩托罗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生产的动铁耳机市场份额长期位列全球前三位。

  凭借良好的产业发展空间和区位、资源优势,赣州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动力十足,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区域协作配套、互利共赢,赣州的发展后劲更加强劲。

  “公司总部将迁到于都并挂牌上市,成为该县首个总部经济区。”赢家时装(赣州)有限公司行政主管肖智勇说。围绕打造国家级服装产业示范集群地,于都引进赢家服饰、鼎晟服饰、东来服饰等知名服装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优势明显,不仅带动了本地中小微服装企业的成长,还大大提升了于都服装服饰产业的区域品牌影响力。

  扩大开放,提高辐射力

  2016年11月,赣州港至深圳盐田港铁海联运外贸专列开通,标志着江西省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出海港口的口岸物流通道全面打通。作为第八个获批的国家临时对外开放口岸,赣州港开辟了内陆地区口岸直通的先河,使赣州能够享受国外低成本优势资源,将家具、脐橙等赣州优势产业发展的触角延伸到全球。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中,靠单打独斗无法提升城市实力,必须在更大范围内寻求资源和市场的有效配置。赣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全面对接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格局,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龙南、瑞金经开区及赣州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赣州综合保税区、进境木材国检监管区建成运行,赣州成为江西乃至全国拥有国家级平台最多的设区市之一,加上土地、电力、人力资源等齐备的生产要素,赣州的发展环境让四海客商心向往之,吸引恒大集团、华润集团、中航工业、沃尔玛等一批世界500强、央企和大型民营企业抢滩登陆。

  为了提高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力,赣州强化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建成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物流、电商、文化旅游中心。

  全国各类金融机构扎堆落户,赣州跻身周边4省9市金融机构聚集度领先、门类最齐全的城市。

  全市农村物流站点覆盖率45%,拥有国家标准A级物流企业37家,总量及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总投资73.5亿元的三个文化旅游项目集中启动,1671个乡村旅游亮点,2016年全市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40.4%、49.0%。

  2016年12月28日,赣县正式撤县设区,至此,赣州中心城区构建了章贡区、赣州经开区、南康区、赣县区、蓉江新区五大功能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5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160万人。数据表明,赣州的体量已经形成辐射赣粤闽湘四省边际约10万平方公里的强大气场。

  赣州,正成为中部地区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明珠。(经济日报记者 刘 兴)

(责任编辑:石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