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第三届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在京召开

2017年02月26日 22: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苏琳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6日讯 (记者 苏琳) 2月25-26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第三届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在京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名誉会长华建敏出席并发表主旨发言。

  

  2月25-26日,“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第三届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在京召开。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全国政协常委、原劳动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全国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张世平,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胡晓义,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汪泓,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郑秉文,劳动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张车伟,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杜永茂,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申曙光等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名誉会长华建敏出席并发表主旨发言。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促进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始终要面对的共同主题,而社会保障则是维护各国人民世代福祉的最基本的制度保证。在抓好经济发展第一要务的同时,必须把社会保障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来抓紧抓好,不断推动社会保障与国民经济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华建敏指出,目前我国社会保障面临8个紧迫的问题: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问题,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问题,更加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调整机制建立问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整合问题,低保制度和扶贫制度的有效衔接问题,养老服务社会化问题,社会保障法制的完善问题,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保值增值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立足国情,从整个制度体系上统筹考虑,需要重新推敲“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12字方针,完善“4+2”的制度体系,突出医疗、养老和救助等重点制度建设,并强化制度衔接的紧密性。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社会保障是我国基础的制度,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本质的要求。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配制财政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弥补市场失灵,实现社会政策要托底的重要方式,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当前我国社会救助还面临着社会救助托底线功能发挥不够充分,救急难的社会目标尚未完全实现,兜底脱贫的安全网不够紧密,社会救助统筹发展还不均衡等突出问题。” 宫蒲光在作题为《更好发挥社会救助托底保障作用》的主旨演讲时表示,未来推进社会救助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一是认真做好社会救助,助力脱贫攻坚各项保障。包括做好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程,探索建立健全困难人群大病保障机制;综合运用兜底保障政策,加强现有救助制度衔接,形成合力。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包括修改完善医保审核审批办法,推动医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减轻物价波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逐步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加强社会救助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衔接,鼓励引导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逐步拓展非物质救助的内容;全面推开救济难工作,加大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力度。三是大力创新社会救助服务管理。包括依托精民工程,提升社会救助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共享;推动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落实相关政策扶持,荣誉褒奖等激励措施;进一步强化社会制度监督检查长效机制,督促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落实;完善核对机制,加快核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平台;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年度绩效考评。

  

  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作题为《更好发挥社会救助托底保障作用》的主旨演讲。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张左己在题为《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现状与对策》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职工分流安置的现状和特点有:一是安置工作有突破,但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职工安置工作相对滞后,没有配套同步的进行操作;三是安置虽然有安排,但社会保障明显不足,主要是财政奖补资金有限。究其原因,一是对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去产能是政府的指令,职工安置主要依靠政府,有心存侥幸心理,希望拖延去产,熬过这一关。二是钢铁和煤炭行业在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方面缺少,导致现在的企业市场用工机制倒退,已经倒退到计划经济时期的状态。三是城市产业转型困难,企业内职工转岗空间狭小,导致分流人员再就业困难。他建议:一是坚持去产能工作的方向,把去产能工作的目标与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的任务和国有企业改革同步推进并落实,重点是坚持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和市场改革方向。二是制定困难地区和产业的援助政策,发挥失业保险和国家社保资金的作用。三是实现灵活就业和政府购置公益岗位安置就业。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作题为《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的主旨演讲。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王培安在题为《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国人口发展呈现重大转折性变化,保持适度生育水平有利于我国人口均衡发展,相对充裕的人力资源是经济新常态下引领发展的持续动力,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长期的、渐进的、可应对的,促进家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人口流动迁移成为影响人口发展的关键因素。“十三五”时期是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按政策生育制度体系的重要时期,需要不断完善社会支持和利益引导机制,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大力发展婴幼儿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后顾之忧;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女性就业-家庭平衡;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减轻家庭养老负担。

  在作题为《国家治理视角下的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主旨演讲时,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郑功成会长指出,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变并且具有不确定性的世界,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看法也极易产生分歧。如果不从国家治理的视角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完全可能陷入短视的政策选择误区。因为国民经济与社会保障都需要可持续发展,没有历史的长度往往看不出正确与荒谬,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没有世界的宽度也分不清社会保障制度的好坏。因此,在看待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进行政策选择时,特别需要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只有国家治理的视角才能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才能理解社会保障的真正价值与意义,并做出科学的顶层设计。郑功成认为,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既不能简单替代,也不能相互脱节,更不能相互对立。经济增长可以为社会保障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却不能自动地替代社会保障缩小不平等和促进社会公正,如果实践中相互脱节,必定出现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甚至相互对冲的现象,最终结果均是深刻的社会经济危机。其主张,绝不能将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而是要从国家治理的视角,基于国家长治久安与人民世代福祉,实现两者之间统筹兼顾、有机联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才是最理想的国家发展状态。在经济新常态下,应当构建积极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使之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支柱性制度安排,赋予其自我修正的功能和与时俱进的品格,为支撑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居民消费长盛不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并充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利器。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郑功成会长作题为《国家治理视角下的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主旨演讲。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王东进在题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必须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社保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如今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必然要求社会保障发展方式也要有新的形态,才能与经济发展的相协调、相适应。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是实践性和创新性,重国情、重实际、重实践、重实效,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保之路,坚持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办法推进社保制度的改革和建设。社会保险的新常态主要表现为八个专项:一是改革向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创新;二是由单项保障制度的要素构建转向多项制度之间的衔接贯通;三是由扩面提速的数量扩张转向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提升;四是由主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待遇转向必要投入与插入补缺变化;五是由财政推动专门提质增效推动;六是政府主办转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相结合;七是由制度改革和制定政策为重点,转向稳定巩固完善制度,着力抓好现有政策落实为重点;八是由传统管理转向管理创新,全面系统健全社会保障现代治理体系和提高社会保障治理能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注意把握八个要点。一、服务服从于经济发展是首要的前提和基本原则;二是社会保障改革发展,只有追求稳中求进,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三是坚守底线,最重要的是坚持基本原则、基本方针、基本制度、基本功能;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增强改革发展的针对性、系统性、协调性、整体性、时效性;五是补短板和建机制,抓好新时期社保建设的两个切入点和着力点。六是完善制度,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障可执行为主线。七是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全面系统研究创新社会保障管理。八是既要有改革担当,又要有法治方略,才能保障中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走向成功。

  尹中卿在题为《经济新常态与社会保障发展》的主题报告中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各项事业都将进入新常态,社会保障的发展、改革和建设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保障发展的大逻辑。从历史经验来看,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和建设与经济发展、改革和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处理好两者关系可以相得益彰,反之就可能恶性循环。首先,社会保障发展要有利于经济发展,既不能影响经济发展,更不能阻碍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改革要与经济改革相协调,既不能相互抵触,更不能相互冲突;社会保障建设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应过分超前,更不能明显滞后。第二,社会保障发展也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社会保障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特别是共享发展。第三,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改革还需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步推进,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社会保障改革要与“三去一降一步”同步推进,要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同步推进,目标模式要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第四,社会保障建设需要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防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社会保障建设可持续发展。这就要要稳妥推进守住底线,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精算管理,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谢经荣在题为《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保险的一些情况和认识》的发言中指出,根据对全国民营企业进行抽样检查,2016年为全部职工缴纳五项社会保险的企业仅占38.2%,低于2015年的40.5%的水平,企业全员参保率并不高。社保费占人工成本比重小于10%的企业占32.3%,10%-20%的企业占45.5%。也就是说,社保费用占人工成本的比重在20%以下的,占到78%左右。全员缴纳五项社会保险的企业中,社会保险缴费占人工成本的比重为17.5%,比2015年同期的18.7%略有下降。他认为,社保费率应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及时作出调整,在确定社保缴费基数时,应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的情况。

  张世平在题为《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言中指出,老年人口爆发式增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养老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是未富先老明显;二是保障水平总体偏低;三是保障压力持续增长;四是养老供给结构失衡;五是保障制度缺乏配套;六是养老理念相对滞后。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一是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为基本国策。落实与之相配套的国家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与人口战略,经济制度,社会保障等为支撑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体系,建立国家层面的,更具权威性的协调引导机构。二是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尽快制定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法,老年健康法等,加快推进养老制度改革,建立多层次养老体系。三是落实政府的主导责任。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系统工程中,政府科学定位,准确发力,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完善政策调控,资源整合,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保障需求为导向的供给侧改革。四是做强居家和社区养老。应更加重视家庭伦理和孝道文化的传承,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建居家养老补贴,护理补助金制度;同时大力扶持社区养老机构,鼓励民间力量和社会资本进入。五是开发养老保障产品。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多层次的职能,多渠道筹措养老基金,实现政府、企业、个人养老金责任担。鼓励企业建立退休养老计划和购买投保型年金产品,落实年金缴费和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给予一部分的减免,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六是快速发展老龄产业。加大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培育老龄产业市场主体,建设一批休闲养生、特色医疗、产品研发等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进一步放宽市场,推动政策衔接,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

  胡晓义在题为《信息化与社保的深度结合大有可为》的发言中提出,在信息化时代,不应该把技术当做比理论、比制度、比政策低一个层级的存在。信息化贯穿着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改革发展完善的全过程,经历了跟从、引领和融合三个发展阶段,目前而言,社会保险工作绝大多数地区已跨越第一阶段,总体上处于第二阶段,是站在向第三阶段跃进的前沿上。信息化与社会保险工作的结合至少在资金压力测试、模拟制度运行、政策效率评估、优化经办服务和社保数据的深度开发利用等5大方面大有可为。

  “目前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还存在诸如企业职工参保人数上升与缴费比例下降并存,名义高缴费率与实际低费基并存,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与养老基金支付压力加大并存,省级统筹中“收不抵支”与“盈余少收”并存,个人账户空账膨胀与实账积累减少并存,基本养老保险“一柱独大”与补充养老保险发展滞后并存等一系列问题。” 刘克崮在题为《关于完善我国统账结合养老金制度的思考与建议》的报告中提出,完善统账结合养老金制度需要就几个关键性问题达成共识:第一,“现收现付制”还是“完全积累制”。完善现行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应采取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双制并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统筹的基本养老金强化现收现付制;二是建立新的大口径个人账户强化完全积累制;三是积极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方式。第二,全国统筹还是省级统筹。根据我国历史与现实,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更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目前,各方面对实施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意见较为一致,应下决心尽快建立全国大口径基本养老金互济机制。第三,财务模式上,养老保险基金立足收支平衡还是财政常态补助。养老保险基金应建立财务平衡机制。通过制度顶层设计的完善,挖掘潜力、扩大覆盖范围、夯实费基、提高征收效率,形成良性的运转机制,实现精算管理,封闭运行、收支平衡。第四,体系结构上,“一柱独大”还是“两支柱、多层次”。应构建“两支柱,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即以全国统筹基本养老金和“大口径个人账户”(包括企业年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账户)为两个支柱,同时,发挥个人养老储蓄和商业养老保险作用,建立起包括老人低保和社会救助、家庭和社会互助养老在内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

  刘克崮表示,完善我国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应本着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兼顾公平、效率的基本原则,实行“双制并行、统账结合、两支柱、多层次”的基本模式,通过“强统筹,大个账,两金通,三补充,四机制,统信息”完善制度,通过“降低费率、拆分个账、减轻企业负担”调整结构,全国统筹一步到位,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同时,完善养老金体系的配套机制,如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及部门间职责,培育和增强养老金投资运行能力,建立全国大集中式社保信息系统。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中国共享文明的崛起”的发言中提到,21世纪是共享文明崛起的时期,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最终都会走向共享,无论自由资本主义模式还是社会资本主义模式,最终都会导致资本宏观的扩张,使得社会矛盾突出,两极分化突出,走向共享必不可免。中国社会保障应该以共享为目标,成为共享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保障具有特殊性——特殊的理论成果、特殊的政治基础、特殊的人性基础和特殊的发展基础,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考虑这些特殊性。目前,虽然中国社会保障建设事业和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问题研究不够、目标性不强、系统性比较差、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申曙光认为,理论上,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可以产生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实际效应如何则取决于保障水平是否适度。实证研究表明:一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已经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还处于慢慢释放的阶段;二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保障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据此,申曙光教授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加大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共享型发展。二是从思维上既“破”又“立”,破社会保障的“底线思维”,立社会保障的“引领思维”,牢牢树立社会保障的发展不但不会拖累经济发展,而且会从多方面促进经济发展之思想。申曙光教授还特别强调,实际上,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不在于它能不能促进经济发展,而在于它本来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政府形成民生财政观是问题的关键。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来自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部门以及广东、四川等地有关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人,来自中国红十字会事业发展中心、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中国慈善联合会等社会团体负责人以及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300多人出席会议。与会者围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养老服务、社会福利、贫困与社会救助、慈善等议题发表观点并展开讨论。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是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社保年度盛宴,自2015年学会成立暨首届学术大会召开以来每年2月份在京举办。大会旨在汇聚各界社会保障力量、搭建学界与政界的沟通桥梁、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助力社会保障的理性改革。

(责任编辑:石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