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网络媒体走转改】85岁老党员:共产党员就是天然志愿者

2017年01月13日 20:11   来源:国际在线   

图片默认标题

  85岁的黄以孟老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黎萌):福州仓山区师大社区的黄以孟老人今年85岁了,作为当年抗美援朝时在战场上入党的志愿军战士,他10年来风雨无阻,已总共制作了2129期黑板报。黄以孟老人用这种独有的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解读热点民生,在小黑板里描绘出大世界。他说,永远不会忘记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义务,其中之一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宣传党的主张,传播党的声音,讲好党的故事。

  走进黄以孟老人居住的阳光新村,记者未见其人,已眼见他的块块板报;未闻其声,已耳听街坊对他的好评。第一块摘抄的是习近平主席2017年的新年贺词:“天上不会掉馅饼;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下面还有黄以孟老人对社区居民的新年祝福。一位得知记者来意的邻里表示,“我感觉黄以孟这个老人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他是真心热爱党,自愿在宣传党。”

  1992年,60岁的黄以孟从福建师范大学总务处处长岗位离休。最近10年来,他坚持每两天一期、每期达21块的频率和数量出黑板报。如今,看黑板报已经成为他所在社区居民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黑板报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受群众喜爱,现在已经从师大社区阳光新村,辐射到周边5个小区,2个社区。

图片默认标题

  黄以孟老人坚持每两天出一期黑板报。

  黄以孟告诉记者,这些年自己的时间基本上都花在黑板报上了。“我一次写16条新闻。刚开始,人家看我这么干,都私下悄悄地问,上边给你多少钱?我笑着说,这还用给什么钱?是我自己愿意干的,我快乐,我每天因此过的很有意义,很充实就行了。”

  黄以孟说,我依然记得我入党时的誓言,党永远在我心中,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作为党员的义务,其中的第七条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所以这些年我就在社区里努力做这样的工作,因为我在部队上就是一个宣传员,发传单、带领战士们喊口号。退休了,我还愿意继续做党的忠实宣传员。

  “我认为共产党的身份是没有退休的那一天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生命不息,我就会奋斗不止,终生宣传党。因此我感到自己的每天都过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很充实,也很快乐。”黄以孟说,共产党员就是天然的志愿者,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我要活到100岁,所以建党100周年我还可以看到,但是建国100年我看不到了,相信那时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富强文明的国家。

图片默认标题

  黑板报内容。

  黄以孟党的身份永不退休,且坚守信念、践行宗旨,彰显了一名优秀老党员的风采,赢得了广泛好评。2006年以来,他先后被评为“福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2015年百姓学习之星”、“福州市优秀平安志愿者”。

  面对各种荣誉,黄以孟仍坚持自我检查,他认为,自己离一名合格党员尚有差距,一是任劳不任怨,因为心思全扑在黑板报上了,对家里照顾不够,有时还不能忍耐夫人的小抱怨。二是对孙子的教育还不够,没有纠正晚辈的不良习惯,严格地讲是家风不够好。三是在支部组织生活中,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还是怕伤感情,不敢进行大胆批评,应该是思想上还不过关。

  但师大社区负责人认为,黄以孟老人用黑板报的形式,坚持不懈地为居民服务,非常值得钦佩。他不仅奉献自我,愉悦他人,自己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黄以孟老人还经常给小区里的党员上党课,他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共产党员这个身份,没有退休的一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我们,给我们党员干部和群众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已经成为了我们社区的品牌。”

  标签: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