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在京举行筹备仪式

2016年11月17日 20: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苏琳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7日讯 (记者 苏琳) 11月17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筹备仪式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丛书发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刘晓峰出席并作题为《宣传大国非遗工匠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讲话。

  11月17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筹备仪式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丛书发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于魁智、马未都、姜昆等10位文化界名人被聘为“大国非遗工匠文化大使”。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技艺,是人类滋润心灵世界、值得倍加珍惜的精神家园,它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刘晓峰表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他还详细阐述了大国非遗工匠精神,并倡导社会各界宣传工匠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刘晓峰为“大国非遗工匠宣传大使”授牌。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陈四光宣布,将与四川省德阳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一个占地2500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届时能容纳上千个非遗企业和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进驻。他表示,该中心将把全国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进行长期集中展示,促进非遗产品的流通,致力于成为传统文化旅游体验景点和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非遗特色产业园。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与德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意向书,共同打造全国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筹备仪式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与德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战略合作意向书》,打造全国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

  当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丛书正式发行。该丛书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和中国政协文史馆联合出版,一套8册,收入了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986名代表性传承人,综合介绍了非遗项目的起源、文化艺术价值和传承现状等。三家企业捐助3200万元用于非遗事业保护。

  三家企业捐助3200万元用于非遗事业保护。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为促进非遗文化传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还特别成立了大国非遗工匠专项公益基金。刘晓峰等与会嘉宾向于魁智、马未都、冯远、刘岩、苏叔阳、周涛、姜昆、殷秀梅、高希希、管峻10位文化界名人颁发了“大国非遗工匠文化大使”聘书;向云程、王现峰、江亮根等十几位关心非遗传承的人士颁发了“大国非遗工匠宣传大使”聘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筹备仪式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丛书发行仪式”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琳摄。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在未来的五年内,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将陆续建设中华民族大舞台;在有关省、市成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基金会;申请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在全国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产权交易中心。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