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人民币加入SDR的历史意义

2016年10月08日 11:05   来源:中国金融   魏革军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这是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开放的战略选择。随着中国经济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上建议将人民币纳入SDR的声音日益增强。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推动人民币加入SDR的重要战略部署。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马凯副总理相继作出重要指示。人民币加入SDR的工作全面展开,有序进行。与此同时,我国领导人在较多国际会议和双边场合就SDR发表重要观点,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印度等就SDR问题密切沟通,凝聚共识。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多个部门与IMF密切配合,就SDR审查标准、数据、操作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人民币加入SDR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民币成功加入SDR,对于中国和世界是双赢的结果,既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可,有利于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向前,促进我国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全球经济,也有利于增强SDR自身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这是我国经济金融改革持续深化的结果。长时期的金融改革开放为人民币加入SDR打下坚实基础。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2003年以后,启动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良好条件。自2010年SDR审查以来,人民币跨境支付不断上升,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广泛使用”和“广泛交易”程度大大提高。根据IMF的最终审查报告,在“广泛使用”方面,截至2014年,38个国家持有人民币资产约合718亿美元,占总外汇资产的1.1%,位于全球第7位;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国际银行业负债约为4790亿美元,占全球的1.8%,位于全球第5位;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国际债券余额约为760亿美元,占全球的0.4%,位于全球第9位,而2010年人民币国际债券余额为80亿美元,占比位于全球第21位;2015年1~6月人民币新发国际债券约280亿美元,占全球的1%,位于全球第6位,而2010年人民币新发国际债券为7亿美元,位于全球第22位;2014年第三季度至2015年第二季度,人民币跨境支付占全球的1.1%,位于全球第8位,而2010年人民币占比为0.1%,位于全球第10位;2014年第三季度至2015年第二季度,人民币贸易融资占全球的3.4%,位于全球第3位,而2010年人民币贸易融资占全球的1.1%,位于全球第5位。在“广泛交易”方面,中国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和伦敦等离岸人民币中心快速发展,人民币在主要外汇市场交易量也迅速增加。根据截至2015年4月底的地区和国家调查数据,人民币在六个地区交易中心的交易规模已达日均2500亿美元,交易规模位于全球前8位。与此同时,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向外国央行类机构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滚动发行3个月期限国债以提供人民币代表性利率、加强数据透明度、延长人民币交易时间等,切实解决了操作问题。可见,人民币加入SDR的过程,是中国以建设性的方式、遵照现有审查程序和审查标准参与SDR审查的过程,也是中国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

  这是推进我国改革的有效而有约束力的机制。衡量一国货币是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一大标志就是该货币是否是SDR篮子货币。在2000年的SDR审查中,IMF首次明确将出口标准作为一国货币加入SDR的“门槛”标准,选择标准为前5年中货物和服务出口最大的5个成员国的货币。同时,还为一国货币加入SDR增加了“可自由使用”标准。“可自由使用”概念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国际交易支付中被“广泛使用”,这是为了确保该货币可以直接用于满足IMF成员国的国际收支需要,具体用“在官方储备中的占比”“在国际银行负债中的占比”和“在国际债务证券中的占比”等指标来衡量。二是在主要外汇市场上被“广泛交易”,这是为了确保当篮子货币并非一国国际收支所需要的货币时,一国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将篮子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从而间接满足其国际收支需要。这就要求SDR篮子货币所对应的外汇市场必须有足够的深度,同时该货币在“主要”的外汇市场均被广泛交易。具体来看,一国货币成为SDR篮子货币,须满足外国央行和储备管理者在以下几方面的需要:一是可以投资该国债券市场,从而保证其可以根据SDR货币篮子的构成来相应配置该国的政府债券等资产;二是可以投资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从而对冲利率和汇率风险;三是可以在外汇市场进行交易,从而保证其可以将该国货币兑换成其他货币,满足国际收支的需要;四是所有操作应方便、透明,相关投资活动应由具有一定资质的金融机构提供代理业务,以满足不同国家的需要;五是提供代表性利率,以满足SDR利率定价的需要,该利率应由具有市场流动性的3个月期利率工具决定;六是提供市场化的代表性汇率,以满足SDR汇率定价的需要;七是提供开立账户、托管等业务,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安排。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今后的改革开放以及加强与市场的沟通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是改善国际金融治理的客观需要。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现有国际体系的不足和缺陷,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推动国际金融治理改革。2009年G20伦敦峰会前夕,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完善全球金融架构的必要性。周小川行长的文章回应了“高储蓄国责任论”等说法,激发了国际社会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热烈讨论,以及对增强SDR作用的关注。自此,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和增强SDR的作用开始纳入G20峰会议程。

  中国在G20框架下引导各方对于增强SDR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中国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G20主要大国之间达成越来越多的共识。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中方与G20各方一道从SDR作为报告货币和发行SDR债券两个方面扩大SDR的使用,得到了各方的普遍支持。在G20杭州峰会前夕,世界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了首期SDR债券,规模为5亿SDR,吸引了约50家银行、证券、保险等境内投资者以及境外央行类机构的积极认购,认购倍数高达2.47,显示了SDR债券的巨大吸引力。在G20要求下,IMF还撰写了《加强国际货币体系的报告》《SDR的作用:初步考虑》等专题报告,梳理了SDR的发展进程及相关问题,并就如何增强SDR的作用提出了技术性建议,为G20的讨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层面支撑。2016年9月初,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倡导下,经所有成员讨论通过,G20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向杭州峰会提交了《二十国集团迈向更稳定、更有韧性的国际金融架构的议程》,获得了G20各国领导人的审议通过。各国领导人欢迎人民币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支持正在进行的在扩大SDR使用方面的研究,如更广泛地发布以特别提款权为报告货币的财务和统计数据,以及发行SDR计价债券,从而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的韧性,共同推动国际金融架构的不断完善,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作者系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中国金融》杂志主编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