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深圳9月3日讯 (记者 喻剑)9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深圳学校2018-2019学年开学典礼暨高中校区启用仪式在深圳市大鹏新区举行。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在开学典礼上说:“大鹏新区与人大附中的合作,一定能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甜的果,祝愿人大附中深圳学校越办越好,成为深圳教育的又一面旗帜。”深圳刚刚度过38岁生日,在从30万人口的边陲小县发展成为人口逾2000万的特大城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深圳发展积蓄了能量,创造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透露,目前,深圳有200万中小学生与幼儿园在园儿童。同时已有13所高校,正与中科院筹建一所大学,还将兴建一所高水平师范大学、一所音乐学院和一所创意设计学院,完整的教育体系将助力深圳向世界一流城市进军。
大鹏新区是深圳最年轻的功能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过去处于社会经济发展末梢,民生事业基础薄弱。大鹏新区成立后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特区内外一体化”标准和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补齐民生短板。“教育是大鹏新区的第一民生。”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表示。2015年大鹏新区开始与享誉中外的人大附中探讨合作办学的创新模式。2016年1月15日,大鹏新区管委会与人大附中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2016年9月5日,大鹏新区管委会与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人大附中在北京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自签订协议以来,大鹏新区把合作办学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举全区之力,扎实推动相关工作。2017年秋季,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和高中部正式开学。合作办学,使大鹏新区找到了一条补齐、补优、补强民生短板的新路,树立了新标杆。王京东表示,人大附中深圳学校是人大附中在北京市外承办的第一所公办学校,这其中凝聚了人大附中校方对大鹏教育事业的无比支持和厚爱,让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落户大鹏新区,实现了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校区是深圳市委、市政府规划的“市十一高”,被列入深圳市“十二五”重大项目计划,2012年选址在新区葵涌办事处溪涌社区洞背小区,建成后可为深圳提供3000个优质高中学位。该校被教育界誉为深圳“三高”学校——海拔高(最高海拔125米)、起点高、市民期待高。该项目在双方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后改为“量身定制”,大鹏新区在项目设计和建设上都充分遵循人大附中意见,最终项目总建筑面积从6.75万平方米调整到9.56万平方米教室、宿舍、运动场馆等设计均进行了修改,学术报告厅增至1200座,充分满足学校全能型人才培育工作需要;图书室升级为藏书10万册以上的综合图书馆;并对功能分区进行了重新确定。
据悉,人大附中深圳学校包含高中部和九年一贯部两个校区,人大附中深圳学校继承和发扬人大附中的办学思想,以爱与尊重为核心理念,将“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作为学校的教育理念。该学校的校训是:崇德、博学、求实、创新。人大附中深圳学校将致力于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和高尚品德的鹏程英才,创办具有人大附中特色的生态型、智慧型、创新型学校。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着力打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未来学校,为此,学校与教育部装备中心合作进行学校顶层设计、教育空间设计、教育装备配置规划,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装备,建设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文化校园、生态校园、科技校园、智慧校园。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校区依山傍海、环境清幽。校园占地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上。学校实施全方位的智慧校园管理,设施一流、功能完善。所有教室均配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及录播系统,理化生等高端实验室、视听教室、音乐教室、形体教室、戏剧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科技教室、创客空间等一应俱全。 先进的硬件设施,为人大附中深圳学校全面实施高考改革提供了充分空间和设施保障。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