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甲方乙方 > 正文
 
金融期货:馅饼还是陷阱?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6年02月21日 09:52

    连日来,我国首家专营金融衍生品的期货交易所选址上海,令这个业内关注已久的话题急速升温。狗年长假后的第二周,一些媒体纷纷披露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抵达上海,并与国内多家期货交易所高层商讨筹备事宜的消息。

    连日来,我国首家专营金融衍生品的期货交易所选址上海,令这个业内关注已久的话题急速升温。狗年长假后的第二周,一些媒体纷纷披露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抵达上海,并与国内多家期货交易所高层商讨筹备事宜的消息。种种迹象表明,在中国这个新兴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正愈行愈近。

    现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品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1972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外汇期货,芝加哥交易所则于次年设立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并推出了期权产品。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的统计,2004年全球期货、期权成交量为88.7亿张合约,其中金融期货、期权成交量的比例超过九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认为,世界货币体系发生变化带来的美元与黄金脱钩、汇率自由浮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是金融期货超常发展的三大推动因素。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可以说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金融体系面临巨大的挑战,"成思危说。他认为,这个挑战主要表现在金融体系的效率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上,"我们在运用金融工具特别是避险工具上缺乏经验,这直接造成了我国在国际上金融竞争力的薄弱。"

    事实上,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发展史上并非从未出现过金融衍生品的身影。上个世纪90年代,汇率期货、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曾分别在上海和海南"粉墨登场"。然而,由于现货市场不成熟,监管主体不明确,交易所之间恶性竞争,公司内控机制缺乏,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这些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曾表示,过去十年来,中国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资本领域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各种金融资产价格自由浮动将更加频繁,市场参与者需要相应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工具,这些都为开发金融期货创造了条件。

    尚福林认为,经过几年的规范发展,我国的商品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风险处于可测可控的状态,而2004年推出的棉花、燃料油和玉米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运行平稳,为发展金融期货积累了经验。

    在上海,铜期货市场已经具有全球铜价的"定价话语权",被公认为全球三大铜交易中心之一;燃料油期货运行一年多以来,"中国定价"和"中国标准"功能开始显现。在较早启动相关研究的上海期货交易所,金融已经和金属、能源一起成为重点研究和开发的三大系列品种之一。

    "交易往往先于制度,我们不可能等所有的制度都建设完善后再推出金融衍生产品,"成思危说。在他看来,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以及做空机制建立等背景下,股指期货可能是最有条件率先推出的金融期货,而且中证指数公司的成立已经为此奠定了基础。其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利率期货也有望较早问世。汇率期货的推出则需要较长时间。此外,在利率掉期和汇率掉期业务取得比较成熟的经验后,可研究推出掉期期货。

 

相关背景:    

    金融期交所筹备小组低调成立

    金融期货交易所筹备小组工作例会已于近日在上海低调召开。据悉,参加筹备会的主要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的负责人,以及证监会专门负责期货市场的副主席范福春和期货监管部主任杨迈军。 >>全文

    金融期交所人事初定 五大交易所各占20%股权

    2月17日前后,中国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的筹备会议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结束后,来自大连、郑州、深圳三地的人员即将赶赴上海。但筹备初期,上海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的专职筹备人员并不多。消息人士透露,“一般各所派出2-3个人,上期所可能多些,但总共的专职办事人员应该控制在15人上下。”  >>全文

    股指期货首当其冲 可能最先上市

    经过数年的酝酿,金融衍生品期货已是渐行渐近。那么,首批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金融衍生品期货会有哪些品种?它们各自的模样会是怎样?它们适合哪些投资者?这些话题,已经成为许多业内人士热议的焦点。股指期货将成为金融衍生品中的首推品种,这是大多数业内人士的共识。  >>全文

 

各方观点:

   有关专家认为 我国金融衍生品推出条件具备

   上海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表示,我国推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如果推出股指期货成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第一步,那么大盘蓝筹股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高,股指也可能在初期得到推高。 >>全文

   监管法规体系应完善 国债期货莫"早产"

   新年伊始,国债指数又创新高,利率风险进一步加大。出于避险保值的需要,部分学者呼吁,应重启尘封11年之久的国债期货。但多数机构对此反应异常谨慎,他们对于目前推出国债期货的时机、条件是否成熟提出疑问。 >>全文

   别让企业陷入金融衍生品投机失败的陷阱

   许多美国公司在使用金融衍生品的策略上颇为保守:用来平衡货币流通以及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但是近几年来,宝洁和吉布森礼品等公司以投机为目的购买金融衍生品,以至深陷资金困境。这种高风险投机行为是否普遍?如果公司总裁们的投机决策失败,股东们是否会愿意接受? >>全文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