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贫苦少年到商业巨子,黄怒波和与他一样的一批人,将成长轨迹印刻于时代的车辙之中,凝结成可以窥视、可供借鉴的痕迹,黑与白、胜与败、辉煌与没落……浮沉之间,他们所摸索和构建的企业家精神,对当下具有冲撞和启迪
企业家与创新是彼此依存的整体,这是黄怒波所秉持的思想。“企业家就是把一些要素重新组合了,在这个问题上,从创业到创新是一个挑战,创业的时候你要做一个好商人,创新的时候就必须做一个企业家。”
2014年,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斥资8000万欧元在挪威购地,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这离其上次出手冰岛购地已隔3年,也正是那次事件让他名声大噪。他的每次出手都属重量级,商业范畴弥纶中外,扩张策略守正出奇,不独乎实力,他的眼界、思想亦为人称道,让其成为当下中国最受关注的企业家之一。
1月8日的华商书院年度论坛上,黄怒波作为主讲嘉宾,在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中谈儒商、谈企业家精神、谈创新与创业、谈生与死……气度凝远、率性通达,现场2000多位企业家凝神屏息,激烈与恬淡、出世与入世、成功与失败,激扬而奔壮的,不仅是他的演讲,还有他的阅历与思想。
30年前的黄怒波还是中宣部的一名干部。“那时候已经是副处长了,想想如果不离开那儿,也许现在站在这里的就是快退休的一个副部长。”黄怒波回想起30年前,在那场激荡进取的变革即将来临的前夜,他感慨而言,“如果重来一遍,我仍然会选择离开,因为那一个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到来了。”
儒商精神影响至深
黄怒波不仅是一个商人,他文采彬蔚,有诗门之内的情怀,因此,他更喜欢做一个诗人。一个商人与诗人兼于一身的人,儒商在其心中的地位、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从他的观念来看,胡雪岩的成长经历曾让他们那一代人崇拜不已,但胡雪岩让他们那一代建立的价值体系却是如何实现商业与权力的结合,充满着狂暴的色彩和粗粝的线条,因此那种价值并不可取。他认为要产生儒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二是中国传统文化。
在黄怒波的视角中,直到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沉闷的格局被打破,中国才在某种意义上又具备了自由竞争的条件。在这种状况下,必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而中国传统文化却经历了100多年的摧残。在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经济理论和商业文化却是参照西方建立起来的,因此中国现在没有儒商。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贵族游士,那是重气轻死、瑰丽无比的时代,而黄怒波眼中的中国唯一一个儒商,便是春秋的子路。“子路很刻苦,跟着孔子到处游学,有一次子路很骄傲地问孔子,我以前贫而不谄,贫穷不丧失人格,我现在则还富而不骄。我有钱,但是我一点也不骄横。”他举出子路的例子,道出儒商的标准,“孔子说你做得很好,但是还不够。你要做到贫而乐道,再穷苦没落,你也要有天下的责任,要讲礼仪,要讲担当。富而厚礼,这才真正是儒商的标准。”儒商精神,影响他至深。
应该为这个时代鼓掌
企业家与创新是彼此依存的整体,这是黄怒波所秉持的思想。“企业家就是把一些要素重新组合了,在这个问题上,创业到创新是一个挑战,创业的时候你要做一个好商人,到创新的时候必须做一个企业家。”
黄怒波认为,企业家的创新会产生丰厚的利润,这个时候会产生模仿者,利润被摊薄,而这又将是新一轮创新的开始。“企业家一旦不创新,开始经营了,他就不再是企业家了,他就是商人。”他的观念里,在创新的转轴上,企业家和商人俨然是有着两副面孔的斯芬克斯。
“企业家的任务是什么?破坏性创新。”黄怒波非常推崇由尼采的颠覆性创新延伸而来的破坏性创新的理念,同时他认为尼采所言的企业家不承担失败的责任是有道理的。“在美国是这样的,像硅谷的资本家,负责对创新提供资本,他赌一把,你失败了不承担失败责任,你再去创新,失败的责任由资本家承担。”黄怒波遗憾他们这一代没有这样的机会,而欣慰于新一代中国企业家赶上了好时代,他认为在新的创新机制下,创新可以不必承担失败的责任,真正的企业家才会出现。
黄怒波认为,他们所经历的时代与当下及未来不可等量齐观,他们的时代是创业的时代,而非创新的时代:“这30年,我们留下的是什么?不光是财富,而是悟出的一个道理,你们不必像我们那样在创业环境下去走,你们应该为这个时代鼓掌,为这个时代而激动,你们应该积极参与到这样的时代里来。”
深谙当下洞察未来
作为一名企业家,需要深谙当下而又洞察未来,黄怒波对未来的挑战有着清醒地认识:“互联网时代、新经济时代到来了,国家也在转型,由过去的重商主义模式走向公平兼顾的模式,可以预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新的浪潮之下,社会将处于时刻变化之中,每个人必须调整好自己的位置。”
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危机感始终围绕着他,“互联网第一次泡沫,大家还记得吗?你怎么知道没有第二次泡沫,每一个经济形态都是有泡沫的,钢铁出过,互联网出过,房地产出过,所以不知道这个泡沫什么时候来,不知道怎么破灭。”
不要在狼性文化中迷失太久,这是黄怒波坚持的立场。他敌视狼性精神,他讲到在法国遇到当时正在拍《狼图腾》这部电影的法国导演,他对这个导演讲,《狼图腾》这本书在中国有争议,必须看到狼性文化负面的影响。
黄怒波倡导摒除中国传统文化中负面的东西,但他骨子里倾慕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未来还是要“回到儒家,回到国学,回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用传统文化映照当下的企业家精神,“修身——把你的价值观念解决好,齐家——把你公司创业做好,治国——跟着时代一起,平天下——有一个全世界的观念。我们尝试着看,先学着做贫而不谄、富而不骄。然后富而好劳,你有了财富,就必须担当,你要有天下的意识,你们这一代人才是下一个30年社会所需要的。”
黄怒波重视中国企业家的国际视野和能力。他在法国与法国总统府顾问探讨中法两国现实状况,直言现在的法国没有活力。那个法国人感慨:“现在在法国,活在当下,变成了时髦。这是悲哀,所有人没有法国大革命的精神,所有人也不想法国的未来,只管好当下。”“中国太了不起,你们充满活力,你们都想做首富,所以这个社会有无限活力。中国城市化才50%,离100%还有30年,还有巨大的空间。你们具备新的企业家成长、生存的社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