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金融开放与高质量发展”前沿论坛线上举行

2022年07月25日 14: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7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和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协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的“金融开放与高质量发展”前沿论坛在线上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经济》主编史丹致辞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疫情的交织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受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金融发展必须面向实体经济,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IMI理事长庄毓敏致辞称,高质量发展作为中长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其实现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高水平的金融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可增强人民币影响力,畅通金融资源的内外部循环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演讲中表示,在中国,金融机构国际化步伐较快,基本完成了国际化的制度安排,而人民币自由化和资本市场全面开放尚处在探索阶段。他指出了中国金融开放的目标:首先,要增强中国经济的金融竞争力;第二,实现人民币自由化;第三,把中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建设成全球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计价资产成为国际投资者可选择的重要资产。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国刚聚焦“中国金融走出去”发表演讲。他提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多元化资本结构可从四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展开:建立多边金融机构,形成和完善金融产品中的多边机制,建立多边金融交易市场和在有条件的国家划出一定的地理区域发展多边经济。在此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股权平等、股权融资中的协同运作与长期效应。

  关于我国金融开放过程的特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总结说:协调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金融市场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交易环节为重点推进市场开放,在提高便利的同时把住汇兑闸门;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促进,以金融开放促人民币国际化,以国际化促进金融市场开放更平稳;充分发挥人民币离岸市场作用。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以“汇率选择与货币国际化:来自中国的经验”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未来应从三方面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报价机制,提高中间价代表性;二是按照丰富交易产品、扩大交易主体、放松交易限制的“三位一体”思路大力发展境内外汇市场;三是在制度上处理好金融开放与汇率选择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从制度型开放的角度为央行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干预提供法律保障。

  在平行论坛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国际金融市场与风险防范”“人民币国际化与跨境资本流动”“数字金融与高质量发展”“经济开放与企业投资”四个主题进行论文宣讲与点评。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