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GDP增长符合预期,稳增长需进一步扩内需、稳外需

2022年01月18日 07: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数据】2021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预期增长3.7%,前值增长3.8%。1-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9%,前值增长5.2%。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预期增长3.9%,前值增长3.9%。2021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4%,预期增长3.8%,三季度增长4.9%。2021年全年GDP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点评】

  GDP: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GDP达到114.4万亿元,不变价同比增长8.1%,完成了6%以上的增长目标。GDP两年平均增长5.1%,逐渐向疫情前的水平回归。(1)从结构上看,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3个、1.1个、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和20.9%,与疫情前的年份相比,净出口的贡献率明显上升,消费的贡献率稳中微升,投资的贡献率明显回落,主要由于外需较强带动我国出口保持较高增长。(2)从趋势上看,四个季度GDP分别同比增长18.3%、7.9%、4.9%和4%,体现了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但是,从环比上看,四个季度GDP分别环比(季调)增长0.3%、1.3%、0.7%和1.6%。其中,四季度环比增长1.6%,为全年最高,或说明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靠前发力,产生了一定成效。(3)从其他政府工作主要目标上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比上年增加83万人,超额完成新增1100万的目标。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工业生产:2021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两年平均增长5.8%,加快0.4个百分点。全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工业增加值的继续回升,主要由于国家出台一系列大宗商品保供问价政策发挥积极效果,此前的限电限产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从市场主体方面看,12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PMI指数环比回升0.5个百分点至54.3%,预示着企业预期好转,同时,生产PMI 保持在扩张区间的51.4%,为制造业PMI指数的五大构成项目中,唯一一项保持在扩张区间的分项。

  投资:2021年1-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9%,涨幅比前值回落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9%,与前值持平。制造业投资增长13.5%,涨幅比前11个月微降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速创下2015年以来的新高,主要由于国外需求相对旺盛,对我国出口形成利好。房地产投资增长4.4%,涨幅比前11个月回落1.6个百分点。从价格上看,百城住宅价格中,12月环比下跌的城市数进一步增加5个达到58个。本年土地购置面积较大幅度下降15.5%,全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降11.4%,商品房销售面积微涨1.9%。去年,国家对房地产政策执行进行了纠偏,有助于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但由于销售减弱、回款较慢等原因,部分企业仍面临一定压力,预计会对拿地、开工、施工等形成一定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0.4%,涨幅比前11个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从近期来看,年后各地重大项目集中披露计划和开工,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将加快发力。

  消费:2021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涨幅比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2021年全年消费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速为3.9%。从趋势上看,12月消费仅增长了1.7%,明显不及预期,为从有数据以来,除疫情暴发和加快传播之外的低点。消费增速的进一步回落,体现了国内有效需求偏弱,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从主要消费项目中,除了汽车消费回落仍然较多,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下降6%,家具类消费下降3.1%,或受地产回落影响。此外,近期个别地区疫情反弹,国内已经发现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病例,对服务消费、线下消费形成一定制约,12月的餐饮收入保持回落,下降2.2%。

  整体上看,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主要政府工作目标均已实现。2022年,经济发展工作中的挑战仍然不少,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较多,通胀持续升温,发达国家政策转向或引起更大的复苏不平衡和波动性冲击,国内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经济增长压力不小。为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必须进一步扩内需、稳外需。从政策上看,各方面支持稳增长的政策陆续出台实施,减税降费、降准、降息等预期效果明显的政策已经落地,有望靠前发力。下一阶段,宏观政策要进一步形成合力,一方面在用好已出台政策的基础上,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困难增加等关键时点,仍有必要推出更多形式的结构性政策,提供精准支持;另一方面,要应对好内外部各种风险冲击,为经济复苏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作者: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研究员冯柏)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