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个人学术报告 > 正文
 
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发展及相关行业的影响分析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5年05月18日 16:02
国家信息中心 牛梨
 
  1、抓紧建设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首要的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方面是高速增长的经济对资源的“渴求”,另一方面是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和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状,使得宏观经济运行中资源约束的矛盾更加突出。经济运行中的这些信号显示,必须尽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的“煤荒、电荒、油荒”是推行节能的最好时期,政府应通过立法、制定节能战略、加大政策调控力度、扶持节能技术研发等手段,多管齐下,在全社会积极倡导节约资源。

  2、突破体制障碍,加快能源行业改革。

  中国能源产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体制性障碍仍然明显,影响能源领域深化改革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与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明显不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快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步伐,为实现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保证。

  一是放宽和完善能源市场准入。在建立完善和有效的现代监管制度的前提下,减少政府行政干预,打破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能源产业。

  二是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凡是能够进行充分竞争的能源产品,都要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确定价格;对具有垄断特征的能源产品,要实行合理有效的价格管制,并以市场的可接受程度作为价格管制的主要依据;通过税收政策、环保折价、价格管制等措施,形成各种能源产品之间的合理的比价关系,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建立科学的保护低收入群体和保证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价格机制。

  3、尽快实行燃油税政策,调整石油消费水平。

  欧洲是通过提高燃油税来调节汽车消费,这种方法有效地控制了石油消费的剧增。而美国则是通过采用车用耗油标准来调节石油消费,效果相对不如欧洲。出台燃油税政策,以燃油税将取代养路费,用油越多的车辆交的税也越多,这是用经济杠杆有效推进节油的重要手段。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方面对原油的需求增长很快,为了限制燃油消耗,必须尽快推出燃油税政策。

  4、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迫切。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报告单位及作者简介:

  国家信息中心,国家信息中心成立于1987年1月24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中心通过加强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宏观经济预测监测,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对策研究和快速反映,为国务院和宏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发挥了信息源、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目前该中心已发展成为覆盖全国,由国家、省、地、县四级政府部门信息中心组成的完整的系统体系。

  牛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石油问题专家。



1,2,3,4
 
来源: 巨灵信息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