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深知自身的发展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回馈和服务社会是公司一直践行的企业宗旨。上市十年来,累计生产成品油8.27亿吨,生产乙烯4530万吨,经销成品油达9.59亿吨,累计上缴税费达7402.45亿元。2008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境内成品油价格从紧控制,出现和原油价格倒挂的情况。公司在炼油业务严重亏损的情况下采取多项措施保障了境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2009年,公司采取各项支农、惠农、便农措施,服务“三农”,保障“三夏”。针对年底境内天然气供应紧张的状况,内部企业大幅压减用气,努力保障本公司覆盖地区居民生活、供暖和公用设施的天然气供应。公司努力完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方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稳定快捷的服务体系和灵活贴心的服务。
多年来,中国石化始终坚持企业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的有机统一,按照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生存环境负责的总要求,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注重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十年来,积极推行HSE 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向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标准清洁燃料;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赞助教育项目、支持灾区和贫困地区建设;热心体育事业,通过冠名F1中国大奖赛、签约北京2008奥运石化合作伙伴,全面提升中国石化的品牌价值,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企业形象。
中国石化长期致力于追求安全、环境、健康(HSE)协调发展。自2001年,中国石化全面推行HSE管理体系建设,保护环境,关爱员工健康。实施《安全生产禁令》,扎实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强化生产—消费全过程清洁管理,生产清洁产品,积极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恢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采用多种途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整体能耗物耗水平逐年降低。2009年,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72吨标煤,与2005年相比,下降15.29%,累计节约标准煤1123万吨,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促进了企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石化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2004年中国石化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理事会,始终坚持履行联合国全球契约所倡导的十项原则,自2007年开始每年编制和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型上市公司形象。
向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标准清洁燃料。中国石化规范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环保行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执行清洁燃料国家新标准。自2000年,中国石化首先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提供无铅清洁汽油,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生产和供应无铅清洁汽油;2004年,中国石化在国内市场全面提供符合欧II排放标准的高清洁油品;2005年,中国石化向北京市场提供相当于欧Ⅲ标准的高清洁汽柴油; 2008年和2009年分别向北京和上海提供符合欧Ⅳ排放标准的汽油产品。
慈善事业。2008年中国南方发生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公司迅速组织和参与灾区抢险救灾,公司和员工向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达3亿多元。作为2008北京奥运合作伙伴,中国石化为奥运提供了优质石油石化产品及服务。多年来参与资助的“健康快车光明行” 活动帮助了边远地区9,0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此外,扶贫援藏计划和“春蕾计划”等社会慈善事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国石化多年来履行社会责任,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公司“服务‘三农’,保障‘三夏’,为农业增产增收做贡献”和“赞助‘健康快车’,为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两个社会实践活动,入选2009年国资委评选的 “中央企业优秀社会责任实践”。以中国石化为核心资产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获得新华网颁发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杰出企业奖”。
(责任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