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老字号文化复兴中的崛起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食品老字号文化复兴中的崛起

2014年05月12日 11:17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单就食品而言,就有许多老字号和传统工艺,它们代代沿袭、口传心授一直保存到今天。只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有些传统工艺和老字号受到了工业化狂流的冲击。流水作业的生产线让中国食品批量化的进入市场,生活和工作的快节奏也让人们对食品提出了方便、健康、快捷的需求,这让讲究制作工艺、追求精益求精、注重文化内涵的一些老字号和传统工艺失去了生存空间,有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的被当做文化遗存保护了起来。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升到世界第二的位置。经济崛起的同时,人们也在思考,大国复兴的精神依托应该是文化的复兴。因此,扶持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市场的大发展、大繁荣,成为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核心内容。而在当前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既相互依存又彼此竞争的大背景之下,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其核心在于继承,而关键还在于发扬,至于如何发扬,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头脑。

  中国食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主体之一,正契合了这一要求,众多的老字号和传统手工艺暗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对他们进行挖掘和创新不仅可以壮大中国食品行业,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生机,还可以借助中国食品和市场经济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广泛传播。中国食品可谓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大有作为。

  然而,面临机遇,中国食品人看到的不只是生机,还有死结。首先在中国食品的老字号看来,这种传统文化和市场的结合不仅仅是复兴这样简单,它关乎老字号能否继续传承下去问题。老字号之所以经久不衰、传承至今,是因为它有着一脉相承的制作绝技和世代相传的口碑。如今面对广阔的市场和众多的消费群体,老字号在复兴中面临着取舍:一面是为保证品质,在加工中精益求精而拉长的生产周期;一面是不断增加的消费需求,如何在品质与需求的矛盾中求得一种平衡,让老字号不仅是一块招牌,更是品质的象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其次在中国食品人看来,老字号之所以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这和它过去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传统的封建社会体系营造了特殊的文化氛围,小农经济的精耕细作、士大夫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手工作坊的世代沿袭等等,这些都为中国食品老字号的出现和传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在当代文明飞速发展的现在,整个世界都融合在一起,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发生在身边,所有的界限仿佛都被打破,工业化、大生产、信息化让老字号与现代文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要复兴的中国食品老字号能否担负起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未来似乎还有些迷茫。

  但我们已经欣喜的看到,很多中国食品老字号已经悄悄焕发了生机,它们打破自身技术和工艺的界限,借助现代生产工艺和现代管理方式,不断地扩大生产,不仅没有使原有的品质有所损失,反而融入了现代中国食品的流行和发展趋势,提升了自身的品质,让中国食品老字号不仅有了民族范儿,更有了国际范儿。此外,中国食品老字号在包装和宣传上都全力打文化牌,而且在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同样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可以说从内到外都透着传统文化的气息。

  中国食品老字号秉承传统工艺,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可谓厚积薄发,变与不变之间,我们看到了老字号的未来,看到了中国食品的未来。

(责任编辑:施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