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记者从广东省消委会获悉,2025年第一季度,全省各级消委会共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21373人次,受理消费者投诉159864件,按同口径同比上升4.3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8亿元。其中,商品类投诉64035件,占投诉总量42.35%;服务类投诉81015件,占投诉总量53.58%。
从投诉性质分析,合同、售后服务和质量三类投诉较多,共134418件,占总量的88.89%。其中,合同类投诉最为突出,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航空客运、培训服务等方面,商家设置不公平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收取预付费后闭店跑路、未以显著方式提示重大利害关系内容等引发纠纷。
当天,广东省消委会还发布了投诉热点,并发出消费提示。
热点分析
汽车维修保养投诉多,服务水平参差需重视
当前汽车保有量大,汽车维修服务需求旺盛,然而汽车维修行业服务参差不齐,引发较多消费投诉。主要问题:一是维修服务质量差,有商家使用劣质零部件以次充好,维修后汽车反而故障频发;二是维修收费不透明、不合理,部分维修厂未明码标价,存在擅自增加维修项目、虚报高价等行为;三是售后服务不到位,维修完成后不能提供有效的维修记录和质量保证,对车辆后续出现的问题推诿扯皮。
【案例】消费者孙女士因汽车轮胎漏气前往某汽修服务中心维修,维修后发现防盗螺丝专用工具扭断并滞留在轮胎内部,导致车辆无法正常使用。对此,商家却以“无法处理”为由,要求消费者自行解决。因双方协商未果,消费者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消费者协会投诉。
经调解,确认工具断裂系维修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商家存在明显过错,最终在商家无法自行修复的情况下,车辆转至其他专业汽修店完成维修,由商家承担全部费用。
【提示】消费者应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口碑佳的正规维修企业。维修前询问维修项目、所需更换的零部件的相应价格,查看所使用的零部件质量合格标识,对价格过高或含糊不清的项目应及时核实并形成书面协议。维修完成后,要求维修厂提供维修清单和发票等资料并留存好。
长假出游需求旺盛,航空服务投诉激增
第一季度适逢元旦、春节长假,是消费者出行旅游高峰。航空客运凭借其高效便捷的优势,成为众多旅客的首选出行方式,但部分航空公司、售票平台营销手法、售后服务等不规范引发大量消费纠纷。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售票平台利用格式条款、隐晦声明等手段,捆绑销售增值项目,误导消费者购买不必要服务;二是售后服务效率低下,航班退改政策严苛,规则公示不醒目,客服回应迟缓以致消费者合理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三是机票价格波动频繁,遇节假日涨幅较大,服务质量却未随之提高,引发消费者不满。
【案例】一消费者在某网络平台购买机票,购买后发现其捆绑销售58元安心服务包,消费者立即提出全额退款。但平台客服拒绝相关请求,理由是消费者购买机票时已使用80元优惠券,不符合服务包退订规则。
但该消费者认为此优惠券为实名购票优惠券,与安心服务包并无关联,且商家并未明确告知使用优惠则无法退订安心服务包的规定,故向深圳市消委会投诉。经调解,商家退回相关款项。
【提示】购买机票时应选择正规的航空公司官网或信誉良好的票务平台,多个平台进行比价,仔细查看机票退改政策、行李额度、附加费用、是否存在捆绑销售等信息,确认出行行程日期后再下单。若因个人原因需要变更行程,尽早与购票平台或航空公司取得联系,了解变更流程和费用标准。购票后仔细查看扣费事项,一旦发现不明扣费项目及时询问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