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金融监管蓝皮书: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5)》。
蓝皮书建议,从供给侧看,需进一步便利公共数据流通交易。宜优化数据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构建权威高效的数据共享机制,积极挖掘结构化、可理解的公共数据。一是完善供给平台建设,推动公共数据价值释放。强化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公共数据开放的范围、条件和方式,在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拓展向金融机构开放的数据种类和深度,打破“数据孤岛”,提高数据获取效率,推动公共数据价值释放。二是完善标准和合规建设,创新公共数据共享机制。当前,由于政企数据各自处于不同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之下,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难以有效贯通融合,更谈不上应用。探索政企数据融合应是提高公共数据可用性的重要方向之一。三是采取切实可行的落地举措。地方政府可积极推动征信平台、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助力企业完成注册授权,实现数据“统进统出”,形成融资数据有效反馈机制。(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