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的麻辣火锅、软嫩清醇的文丝豆腐、皮脆肉嫩的地道烤鸭、筯道可口的牛肉拉面……这些极具特色的中国美食早已深度融入国内外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当前,我国餐饮业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同时,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具备一定实力的中餐品牌以强大的韧性创新图变,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人间烟火是最大的流量!中国食品行业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承载着文化传承与价值表达。走出去的中餐品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这其中有许多女企业家奋斗的故事.....”8月30日,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出席由阳光媒体集团主办的主题为“柔韧之力,创见未来”的“2025天下女人国际论坛”,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餐饮品牌出海,表现出以文化为根基、标准建立、品质保障与供应链先行等特点,中国餐饮企业出海正迈入新阶段。
深耕行业40年的杨柳会长强调,中国食品行业在过去几十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生产工艺与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行业规范化、标准化不断完善;产品创新能力增强,健康、营养、便利型食品供给日益多样;企业在品牌建设、营销与产业链协同方面逐渐成熟,国内外竞争力持续提升。
“当前,在消费升级和科技变革背景下,女性以特有的创新力与韧性,持续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最新数据显示,女性已占餐饮从业者的61.9%,其中近40%为企业家。”

杨柳会长分享了多位餐饮行业杰出女性的故事。这些女企业家以“水滴石穿”的韧性,成为行业的耕耘者、破局者、传播者、同行者与平衡者——女性正以“柔中带刚”的特性,在品牌出海的赛道上书写着精彩故事。
杨柳以自身经历以及众多女性管理者为例,强调女性完全能胜任烹饪产业链的工作。中国烹饪协会统计显示,女性管理者已成为中餐出海生力军。目前,由女性主导的中餐出海(海外)门店已超1.2万家,成为餐饮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据介绍,巴黎“中国味道”餐厅创始人王丽,将京剧脸谱融入菜品摆盘,用法式酱汁调和中式食材,让“宫保鸡丁”成为当地米其林推荐菜品;新加坡"马华拉面"、法国"黄美娜餐厅"等等众多成功案例,印证了女性管理者将餐饮与文化融合方面的优势,进而推进品牌出海壮大。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与生活智慧,其中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技艺传承与文化精神。杨柳透露,未来,协会将通过建立海外对接平台、组织联合国厨艺展演等措施,重点扶持地方风味餐馆出海。

谈到品牌出海,有着25年品牌运营经验的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表示,“品牌不出海就出局”是各行业普遍共识。在助力品牌出海方面,阳光媒体集团做了很多创新破界工作。比如,中国非遗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制作了《匠心传奇》《新生万物》电视节目,又在去年打造了《新生万物•中国非遗和当代设计展》,携手40多家非遗品牌进入了法国卢浮宫的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展览受到国际各界好评。
杨澜表示,中国餐饮文化底蕴厚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非遗传承,在展览期间,很多餐饮品牌在法国大放异彩,中国非遗文化和中国品牌实现了双向奔赴。
“中国品牌走出去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我们希望利用文化搭台,帮助国际的消费者了解包括中国烹饪行业在内的各行业的品牌价值、文化价值,全方位提升中国品牌竞争力,让更多的品牌出海行稳致远,这是我们的使命所在!”杨澜说。

围绕餐饮业品牌高质量出海,经济学家管清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品牌“出海”,离不开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从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包括餐饮品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从企业竞争层面来看,许多餐饮行业的中小企业通过韧性的长期主义坚守,做到了“小而美”,逐渐成为出海品牌的主力军,已具备输出品牌、资本、管理和产业链的能力,且中国品牌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强大的创造力,已经迈入新阶段的中国品牌,未来大有可为。(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