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吃越痛!每月超10天用止痛药,可能引发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2025-10-30 10:4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韩璐)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越吃越痛!每月超10天用止痛药,可能引发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2025年10月30日 10:4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0日讯(记者 郭文培) “面对剧烈头痛,服用止痛药是本能反应。然而,这个自救行为可能正悄悄将患者拖入另一个更复杂的疾病深渊——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医学部主任医师于生元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医学部主任董钊教授日前接受采访时呼吁:偏头痛患者切忌乱吃药,每月超10天用止痛药,可能引发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止痛药”也会变成“致痛药”。

被低估的“头”等大事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多为单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常常伴随着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一系列症状,发作时患者往往难以正常活动。

偏头痛的危害远不止于发作时的痛苦,还可能伴随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21种共病。于生元教授介绍,偏头痛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是导致卒中的最重要的非传统因素。研究显示,偏头痛显著增加卒中风险1.73倍,增加隐匿性颅内病灶发生风险7.1倍。尤其在18至34岁的年轻人群中,偏头痛是与卒中发生相关性最强的非传统危险因素之一。

“现在公众面对偏头痛有两个误区,一种是选择忍——该吃止痛药的时候不吃,其实偏头痛在发作的前驱期就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另外一个极端则是止痛药使用过多,尤其是一些含有成瘾性成分的复方制剂,却没有做好偏头痛的预防治疗。”于生元教授强调:“面对剧烈头痛,服用止痛药是本能反应。然而,这个自救行为可能正悄悄将患者拖入另一个更复杂的疾病深渊——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

“止痛药”或成“致痛药”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是指原发性头痛病人因过度使用头痛急性镇痛药而出现原有头痛加重或新的头痛,一般在停止或减少过度使用的急性镇痛药物后,头痛得以减轻或消失。”董钊教授说,“通俗地讲,就是患者为了治疗头痛而吃药,结果药物本身导致了更频繁、更严重的头痛。”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可能陷入了MOH的陷阱?董钊教授指出了一条清晰的“警戒线”:每月服用常规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超过15天,或曲普坦类特异性止痛药超过10天,就可能陷入“越吃越痛”的恶性循环。

为何治病的药会变成致病的源?董钊教授解释:“研究显示,长期应用急性镇痛药物会引起三叉神经伤害性通路的敏化。”这种“敏化”好比让大脑的疼痛警报系统变得异常敏感,原本不会引起头痛的刺激被放大,导致头痛阈值不断降低,发作愈发频繁。

头痛诊疗启动“MOH清零”行动

数据显示,我国约1.3亿偏头痛患者中,就诊率仅为52.9%,意味着近一半患者从未因偏头痛就医。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MOH病人诊断正确率仅为0.8%,患者从发病到确诊的中位时间长达4年。尽管近年来,随着头痛专科医师培训的加强及头痛诊疗网络的建立和不断完善,2023年这一数字已上升至3.5%,但较偏头痛、紧张型头痛等常见头痛类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面对严峻挑战,我国头痛疾病防控体系正在加快建设步伐。“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委会于2022年7月启动了中国头痛防控基地及体系建设。”于生元教授介绍,“当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740家头痛中心和门诊,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头痛防控网络。现在患者在百度地图上就可以搜索到这些专病门诊,不用辗转多个科室求医。”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牵头发起《MOH清零项目》。“发起《MOH清零项目》就是为了从根本上降低MOH的风险,建立从筛查、诊断、治疗的全链条规范路径。精准识别MOH患者,有效干预患者过度使用镇痛药物,有针对性地为MOH患者提供适合的治疗方式和用药选择,例如CGRP受体拮抗剂。经过真实世界研究证明,这类药物患者在降低每月偏头痛天数的同时,药物使用量并没有增加,这对于需要频繁使用急性镇痛药物的高风险患者而言,提供了更安全的选择。”董钊教授表示,项目初步计划以20家头痛中心为试点,探索有效的MOH动态清零的管理模式,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路径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责任编辑:韩璐)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