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延安:红色圣地20年“绿色革命”成就“生态修复”样本

2019年09月05日 23:1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沟壑纵横、秃岭荒山、尘土弥漫”,是过去许多人对黄土高坡的基本印象,“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曾几何时,“荒凉和贫穷”成了老区延安的代名词,萧索荒山、漫天风沙,成为红色圣地挥之不去的“黄色哀愁”。

  1999年起,延安绝地求生,抓住机遇吹响绿色冲锋号,率先在全国开展大规模退耕还林。20年过去了,如今的延安,已是绿波荡漾,五彩斑斓,蓝天碧空如洗,空气沁人心脾……诉说着延安退耕还林建设的斐然成果。退耕还林带来的“绿水青山”不仅彻底扭转了当地的生态和人居环境,还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广种薄收难温饱”的生活状况,催生了新的“生态经济”。

  退耕还林使延安的林草植被明显恢复,高原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生态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昔日的黄土高坡已经全被绿色覆盖,春秋季节不再是尘土飞扬,城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乡野村落野生动物明显增多,主要河流泥沙含量大幅下降。

  气象资料显示,退耕还林使延安的森林覆盖率由33.5%提高到46.35%。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8年的315天。2014年,全市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价值总量达218.4亿元,仅涵养水源一项的生态效益价值量为48.41亿元。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境内生物多样性也日渐丰富,2018年6月,在子午岭林区发现了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金钱豹迄今为止最大的野生种群。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在延安投资最大、实施期限最长、覆盖面最广、群众得实惠最多的生态建设项目,全市有80%以上的农民受益,截至2018年,退耕户户均获得补助3.9万元,人均9038元。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农民群众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快速调整。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延安市政府抓住了石油和煤炭经济较好的时期,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和治沟造地、普及良种和增产技术等措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全市粮食产量近10多年都稳定在70万吨以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

  当前,延安120多万农民集体告别了“广种薄收难温饱”的历史,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8年的1356元增加到2018年的10786元,净增9430元。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延川县梁家河村,通过退耕还林发展山地苹果近千亩,既改善了生态,又增加了收入,实现了总书记“把村子建得越来越美丽”的殷切期望。

  延安退耕还林的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退耕还林成效赢得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高度关注,主要经验做法陆续被推广至全国。延安对退耕还林工作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带动了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发展。

  2005年9月在延安召开的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现场会上,把延安市退耕还林的经验概括为“五个一”:一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二是有一个有力的协调机构,全权负责退耕还林规划的实施和落实;三是落实了一套好的措施,通过建设基本口粮田、发展后续产业、建设沼气、生态移民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四是创造了一种好模式,实行梁峁沟坡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五是体现了一种精神,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20年来,延安人以执着的“延安精神”改造河山,在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地上持续实施退耕还林,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把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创造了山川大地由黄变绿的历史奇迹。生态修复推动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为世界范围提供了一个短期内“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