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一鸣
在探索工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上,有一家企业常为人称道,这家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的企业不仅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成员,也是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行业巨头,它就是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陵有色”)。
从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再到亚洲最大的电解铜生产商之一,铜陵有色闯出了一条特色之路。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铜陵有色,探索公司稳健发展的绝招。
“箩筐精神”照亮前行
1949年12月29日,第一次全国有色金属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将安徽铜官山铜矿列为全国重点开发的铜矿。在物资匮乏条件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同意投资9500吨大米,进行铜官山铜矿工程建设。
“当时,铜官山铜矿几乎是一片废墟,没有电力、道路和开矿机器设备。然而,建设者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铜官山下,拉开了建设新中国铜工业基地的帷幕。”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丁士启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脚穿草鞋推矿车,手抓馍馍送嘴边,竹编箩筐装矿石,人力绞车往上提。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铜官山铜矿建设的真实写照。
当记者走进铜陵有色展示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新中国铜工业从这里开始”的铜碑。这块铜碑见证着铜陵有色在新中国铜工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意义——1953年5月1日冶炼出的新中国第一炉铜水,以及由铜水浇铸而成的新中国第一块铜锭,均来自铜官山铜矿。
在“箩筐精神”的照亮下,“一五”期间,铜官山铜矿粗铜的产量平均每年递增72.3%,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17.1%。到1957年,铜料、粗铜产量均首次突破1万吨,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铜陵有色也乘此东风迈入快速发展轨道。公司不断引进和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到了90年代,铜陵有色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电解铜生产商之一,并且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公司自主研发的“地下矿山连续开采工艺及装备”“常温变量喷射-动力波洗涤闪速炼铜技术”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用“智”生产
对比曾经筚路蓝缕的艰难创业史,走进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生产车间,又是一番翻天覆地的新气象。记者看到,智能工厂里,机械臂运转不停,从矿石的破碎到阴极铜的电解,整个过程几乎实现了全自动化。
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在这里,原矿石首先经过破碎和磨矿处理,形成细粒度的矿浆。随后,通过浮选工艺将铜矿物从矿浆中分离出来,形成铜精矿。最后,铜精矿经过熔炼、吹炼、精炼及电解等工序,最终得到高纯度的阴极铜。
这三大生产步骤看似简单,但想最终得到高纯度的阴极铜其实需要几十个小步骤才能实现。目前,铜陵有色生产的“铜冠”牌阴极铜纯度达到了99.95%以上,也是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注册产品。这种高质量的阴极铜广泛应用于电气和电子行业。
阴极铜生产工序繁杂,一旦中间环节出错,将会给产品质量带来很大影响。为了更好地控制生产线,铜陵有色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电解、净化、硅整流等所有设备及车间30余台工控机、办公电脑等统一联网管理。
来到控制中心,记者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着车间各个环节的相关数据。公司正是通过交互系统这个“大脑”,对车间海量数据采集分析,实现生产过程追溯。一旦某个流程出现偏差,能够更快发现问题所在。
上述工作人员进一步补充:“铜陵有色持续开展阴极铜多目标质量提升课题攻关和智能化升级改造,使得阴极铜品质和电解技术经济指标持续创优。例如,公司引入机器人剥片机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新能源储能材料等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极大拉动了铜产业的发展。
“一辆电动汽车可能需要20公斤以上的铜箔来制造其电池组。而且,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对铜箔的质量和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进一步刺激了高纯度、高精度铜箔的研发和生产。”丁士启说。
政策利好也不断涌现。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于2025年1月份印发的《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围绕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需求,重点培育铜产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
目前,铜陵有色旗下有多座矿山,包括冬瓜山铜矿、沙溪铜矿、安庆铜矿以及海外的米拉多铜矿等。这些矿山为铜陵有色提供了稳定的铜精矿资源。为了抓住铜、延伸铜,铜陵有色依托丰富的资源和技术生产出的超低轮廓铜箔等高附加值产品,打破了国外企业在高频高速基板用铜箔市场的垄断地位。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还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
据介绍,铜陵有色实现了锂电铜箔从6微米到4.5微米以及3.5微米的技术跨越,目前已具备年产5.5万吨电子铜箔产能。
除了铜箔以外,铜陵有色积极布局铜基新材料产业,涵盖了铜板带、电磁线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电解铜—铜杆—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等完整产业链,产品覆盖棒、杆、管、带、箔等多类形态,满足了不同行业对铜基材料的多样化需求。
丁士启表示,公司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开发高端铜基新材料,例如新一代通讯用HVLP铜箔、IGBT封装用铜板带材、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特种电磁线等,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不断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巩固铜冶炼行业领先地位,做强做优以铜基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企业。”丁士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