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振乾
近年来,四川省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不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近日,记者深入成都、遂宁、绵阳、德阳等地,了解当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布局及发展现状。
今年7月,四川省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以构建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产业培育链条为核心的发展目标,为全省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布局提供了明确政策指引。
科学精准的产业规划,能充分激活产业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遂宁市锚定“锂电之都”发展定位,2024年全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1.3%,对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度达86.8%,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天齐锂业安居项目是遂宁锂电新能源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建成投产进一步完善了当地“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锂电池—终端应用—综合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我们的产品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电池和储能电池等领域。”遂宁天齐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虎成介绍,公司生产的高标准电池级碳酸锂,为下游企业提供了坚实的材料支撑。
如何高效推动科技成果由“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是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由绵阳市游仙区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共建的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聚焦“先进激光技术、微纳智能制造、高能量密度物理”三大领域,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光子技术研究院已成功孵化抗磁型深低温温度传感器、宽谱飞秒光纤激光器、高分辨光学无损检测仪器等7个产业化项目,其中抗磁型深低温温度传感器获1000万元投资意向。”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院长范勇恒介绍。
产业的落地推进,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四川建立健全省市联动、部门协同的重大项目调度机制,分级分类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努力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康弘药业基因药物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10万支,总投资额8000余万元,将于2026年一季度正式投产,届时将成为西南地区首个符合中美GMP规范的基因药物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组织服务专班、开辟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仅用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平时需要半年才能办好的报建手续。”康弘药业首席科学家谢清说,在此过程中,切实感受到金牛区有温度、更有力度的营商环境,坚定了扎根金牛区、做强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四川还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赋能项目管理,建成并上线“天府项目通”智慧管理平台,实现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智慧调度和闭环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下一步,我们将抓紧谋划储备一批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重大工程,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大盘子’,为长远发展占据主动、赢得先机、打下基础。”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经济师徐莉莉表示。
据了解,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同时,四川持续做深做实项目投资工作,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投资、以高质量投资助推高质量发展。今年1月至8月,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9%,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6%。截至8月底,810个四川省重点项目、320个川渝共建重点项目(四川部分)年度投资完成率分别达84.6%、75.3%,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工程、达州普光锂钾综合开发项目等重大项目有望年内实现竣工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