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朗智能构建完整技术架构 探寻具身智能落地路线图

2025-11-01 07:18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佟明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擎朗智能构建完整技术架构 探寻具身智能落地路线图

2025年11月01日 07:18   来源:经济日报   李治国

在今年举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体验馆吸引了很多观众。“一份加冰可乐”“一份爆米花”,接到这些订单后,人形机器人用手拿取一个杯子,加入冰块,在饮料机前推杆倒可乐,再用勺子盛爆米花并装入纸杯,之后将食物放到专用配送机器人上。

“当人们热议机器人跑马拉松、秀才艺时,我们已经将能‘打工’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和专用机器人送到各类工作场景中。机器人跑完半程马拉松的背后是技术突破,但我们更关心的是机器人如何在更多的服务场景中创造价值。”擎朗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通说,从萌生想法到第一台产品量产下线,研发团队花了8年时间。

自2010年成立以来,擎朗智能一直在研发不同形态的机器人,2015年至2020年推出送餐机器人、医疗配送机器人、消毒机器人以及全球第一条移动服务机器人生产线。

去年推出双臂具身服务机器人后,擎朗智能今年又推出XMAN系列轮式和足式人形机器人,加快人形机器人研发步伐。“凭借仿生运动控制和双足动态平衡技术,人形机器人能在餐厅酒店、医疗零售场景内的台阶、斜坡、楼梯等复杂服务场景中执行任务,在狭窄空间、人流密集区域依然能稳定行走,兼顾效率和安全性。”擎朗智能首席运营官万彬说,“公司以‘岗位化’为核心,构建起‘数据驱动+场景深耕+岗位化落地’的具身智能落地路线,形成了完整的具身智能技术架构。”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擎朗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已经覆盖各行各业,并形成一套从态势感知、算法决策预测到精细运动控制的完全自主的全栈技术体系。比如,在感知数据集基础上,机器人利用多模态感知数据进行三维空间稠密重建,实现云端环境再次感知等训练,可大幅降低机器训练成本;或是基于机器学习和模型计算,机器会在非结构的场景内对环境的态势进行感知识别,例如灯光环境、空间布局、障碍物甄别等。“我们将复杂服务场景拆解为标准化岗位单元,实现了服务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的模块化组合和快速部署。”万彬说。

在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擎朗智能逐步形成“研发—智造—供应链”的全链条产业化落地闭环。“公司在江苏建设了智能机器人制造标杆基地,作为先进制造与创新成果的中试平台,承担着超过一半产能与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的职责。”万彬介绍。

如今,擎朗智能在配送服务机器人、餐饮机器人细分领域均保持领先优势。公司机器人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城市。“未来机器人的形态将会是‘通用+专用机器人’共存和协作模式。”万彬告诉记者,公司还将陆续推出3款XMAN系列具身通用机器人产品,推动人形机器人形成整机智能的大闭环,实现具身智能产业化落地。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