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融合创新正加快赋能千行百业

2025-11-07 07:3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芃)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北斗+”融合创新正加快赋能千行百业

2025年11月07日 07:3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杭州11月6日电(记者朱涵)截至2025年上半年,北斗产业综合指数达到1579点,对比2020年,指数增加幅度超过60%。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北斗产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11月6日,在浙江德清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5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用指数的形式展示了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的各方面情况。

报告显示,北斗产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北斗终端设备(不含消费类电子)应用数量超过3300万台/套,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600万台/套,同比增长超22%,北斗综合应用渗透率约90%。

此外,行业领域全面覆盖,应用深度持续增强。2025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1.3亿部,超过98%支持北斗定位,国内搭载北斗终端的乘用车出货量超1000万辆,北斗网络辅助公共服务平台的日均活跃用户数量超1亿。

“当前,国家持续深化北斗规模化应用,在重点行业领域加大了北斗设备更新换代力度,针对重点区域开展了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建设,有效提高了北斗应用总体规模,促进了产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我国北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中国北斗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表示。

新华社杭州11月6日电(记者王立彬)当前我国北斗产品基础不断夯实,应用领域加速拓展,产业生态日趋完善,“北斗+”融合创新正加快赋能千行百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这是记者11月6日在浙江德清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上获悉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在发布《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5)》时说,随着北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加快融合,“北斗+”突破行业应用纵深,广泛融入交通、通信、能源、气象等领域,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北斗系统与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相互支撑、深度融合,北斗系统为地理信息产业提供高精度时空基准,地理信息产业推动北斗技术广泛应用和产业化。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超过8500亿元,从业单位超过24万家,从业人员近400万人,产业增速达4.8%,近5年复合增长率为5.6%,近10年复合增长率为11.0%。

报告显示,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累计出货量超过5亿片,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5亿台/套(含智能手机),涉及国计民生重点行业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数量超过2800万台/套。其中,2024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2.86亿部,超过98%支持北斗定位,北斗已成为大众消费产品的标准配置。

李维森说,在成为国内大众消费产品标准配置同时,北斗稳步走向世界。北斗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通过签署的中俄、中巴、中阿、中沙、中白等多项合作协议,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产品出口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面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13个国际组织标准体系,成为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案例。

(责任编辑:刘芃)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