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本报北京11月5日电(记者严冰)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十四五”时期,中国持续推进高标准油茶林建设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油茶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近三年,实现油茶新增种植面积1180余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970余万亩。目前,全国油茶种植面积7500多万亩,茶油产量达110万吨,比2020年增长53%。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优质木本油料树种,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油茶果榨取的茶油,是中国传统的食用植物油,营养成分丰富。
“十四五”时期,中国出台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奖补政策,累计投入120多亿元。目前,油茶产业的经营主体已达247万个,茶油加工企业2200多家。同时聚焦油茶果综合开发利用,拓宽产品线、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并形成了一系列区域特色品牌、企业知名品牌。
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五五”时期,将抓住“提质、扩面、增效”三个关键,继续创新政策供给,强化要素保障,激发动力活力,坚定不移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婉莹)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为数字化转型保...
齐向东:铸牢数字经济安全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