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行业存量竞争加剧与政策调整影响下,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伊力特”,600197.SH)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均出现双位数下降,今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更是跌超五成。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上半年主要业绩指标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伊力特今年业绩目标的实现,或面临较大挑战。
营收净利双双承压 年度目标屡屡落空
资料显示,伊力特是一家集白酒生产、研发和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白酒酿造与销售企业,于1999年9月在上交所上市。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伊力特实现营业收入10.70亿元,同比下降19.51%;实现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17.8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下降19.90%。单季度看,伊力特在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5亿元,同比下降44.86%;实现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下降52.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下降66.88%。
伊力特曾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力争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05亿元。面对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的压力,公司能否在下半年扭转业绩颓势,实现先前设定的年度业绩目标,或面临较大挑战。
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近三年,伊力特曾多次设定业绩目标,但最终均未能实现。《经济参考报》记者综合研读伊力特2021年至2023年年报发现,伊力特设立的2022年至2024年年度营业收入目标分别为23.50亿元、25亿元和28亿元,利润总额目标分别为5.5亿元、4.8亿元和4.95亿元。
但结果并不如人意。2022年至2024年,伊力特最终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6.23亿元、22.31亿元和22.0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2.41亿元、4.58亿元和4.04亿元。进一步对比研究发现,2022年至2024年伊力特的实际营收与目标营收之间分别相差7.27亿元、2.69亿元和5.97亿元,实际利润总额与目标利润总额之间分别相差3.09亿元、0.22亿元和0.91亿元。
除业绩表现不佳外,伊力特的现金流状况也不容乐观。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53.33万元,现金净流出幅度进一步加大,反映出公司当期销售回款能力恶化,企业“造血”能力面临考验。对此,伊力特解释称,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
产品收入全线下滑 流动负债大幅增长
从营收结构来看,伊力特的产品线覆盖高、中、低档。其中,高档酒包括伊力王酒、壹号窖、伊力封坛、伊力老窖系列;中档酒包含伊力老陈酒和伊力特曲系列;低档酒包括伊力大曲和伊力春系列。
经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伊力特高、中、低档全线白酒产品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高档酒收入8.00亿元,同比下降7.99%;中档酒收入1.97亿元,同比下降42.33%;低档酒收入6502.02万元,同比下降36.01%。
分区域看,疆内仍是伊力特的核心市场。2025年上半年,公司疆内销售收入为8.98亿元,同比下降10.05%;疆外销售收入为1.64亿元,同比下降47.88%。
分渠道看,2025年上半年,伊力特直销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59.75%;线上销售收入6968.11万元,同比增长5.8%;批发代理收入6.92亿元,同比减少34.68%。截至2025年6月30日,伊力特酒类经销商为55家(含疆内50家、疆外5家),较2024年末减少2家。
此外,伊力特在资产端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截至2025年6月30日,伊力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激增至3.70亿元,较上年末的0.24亿元激增1468.57%。对此,该公司解释称“主要系年底收款,中期应收账款增加所致”。从库存压力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伊力特的存货达22.56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为40.94%。
而在负债端,伊力特的负债结构呈现短期化趋势。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达16.02亿元,较年初的8.41亿元激增90.49%;短期借款从年初的0元骤增至5.23亿元;应付票据从年初的0元增至0.65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短期债务的急剧增加,结合经营现金流的净流出,或导致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和流动性风险显著上升。
战略调整应对挑战 多措并举谋求破局
值得肯定的是,面对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业绩压力,伊力特也在积极调整战略,试图多措并举走出困境。
今年上半年,伊力特重新确定西安、兰州等为重点开发市场,深化四川酒类销售公司改革,通过组织优化、产品线聚焦及营销模式创新,推出“直营+合伙人+推荐官”新模式,带动公司直销收入同比增长超六成。与此同时,伊力特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共有三项成果获中国技协职工技术创新奖,公司明星产品“伊力王·荣耀70”斩获中国酒协青酌奖,成为兼具创新性与市场潜力的标杆产品。
围绕公司发展方向,伊力特在半年报中明确了下半年的经营计划,展现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决心。伊力特表示,将聚焦年度目标攻坚,重点推进市场拓展攻坚、技术质量升级和内部管理提效三方面工作,力求在逆境中实现突围。
在市场拓展方面,伊力特将深化“8+1”核心市场战略(即8个核心市场+成都基地),推动市场布局从“点状突破”向“面状深耕”转型,销售策略从“以价换量”向“量价齐升”升级。公司将强化精细化运营,压实销售大区任务,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县级市场模型。同时,以成都为枢纽,积极开拓西安、兰州等重点市场,持续提升疆外销售占比,优化市场结构。针对核心产品,公司将强化伊力王酒的价格管控与终端建设,并加速“伊力金标”等新品的市场渗透,通过文化品鉴、圈层营销等方式激活餐饮渠道,优化库存结构,释放资金空间。
技术质量升级方面,伊力特将针对优级酒品率、包装印刷质量等问题,强化全过程管理与技术攻关。同时,加快已立项科研项目的推进速度,规范研发经费归集与过程管控。此外,公司将聚焦亏损单位的“止血”与“造血”能力,深化降本增效专项行动,严格管控销售费用,加强原料生产管理与采购节奏优化,锁定优质高粱供应,从源头保障产品品质与成本竞争力。此外,伊力特还将狠抓6S现场管理,整治标识缺失、现场杂乱等问题,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效能。
业内人士认为,伊力特上述战略规划清晰指向了当前白酒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市场精耕、品质提升和内部挖潜。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竞争格局重塑的关键期,整体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集中化趋势明显。伊力特能否通过上述组合拳有效提升运营效率、打开疆外市场、优化库存结构、实现真正的“量价齐升”,或将是其能否扭转当前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读者信箱:znhwuy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