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博会:释放全球供应链积极信号

2025-07-18 07: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芃)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链博会:释放全球供应链积极信号

2025年07月18日 07: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贾晓静

中外供应链合作有多紧密?美国苹果公司携手欣旺达、山东创新和杰士德3家中国供应商参加正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当负责人们共同出现在展台媒体采访区时,答案不言自明。数据显示,苹果公司全球主要的200家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设有工厂。“供应商在本土创新方面有非常大的进步。”苹果公司亚洲采购及运营管理副总裁崔玉善说。欣旺达在本届链博会上展出了自主研发的磁悬浮输送产线。

除展示成果外,链博会更深一层的用意在“搭台”。“链接世界、共创未来”——过去3年,链博会的主题未曾改变。来自阿拉伯国家联盟经济事务部门的艾哈迈德·沙巴恩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几天,前来展台向他咨询合作事宜的,既有中国商家,也有来自南美洲、非洲和欧洲的商家。

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通过这一平台强化与世界的互联互通,积极推动更加稳定、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体系。这对当前遭遇地缘政治紧张、保护主义抬头的世界经济而言,是一种正向引导。”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宏观研究部主任蔡彤娟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经济全球化是人心所向

“全球供应链整体发展趋势向好。”7月16日,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在链博会开幕当天表示,“这也再一次证明经济全球化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这一积极信号是基于最新数据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当天,中国贸促会对外发布了《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和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曾将链博会形容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其中,“一报告四指数”作为链博会重要发布成果,可谓是此“公共产品”的代表。

从全球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持续提高、国际经贸规则更加侧重全球供应链包容发展,到技术创新对全球供应链驱动作用越发显著、全球金融服务普惠性提升……在《报告》对过去一年全球供应链促进体系最新态势的梳理中,积极因素占据上风。

《报告》同时聚焦全球前沿技术、关键产品研发的最新动态,绘制了无人机、AR眼镜、人形机器人、水电、大豆和葡萄酒6种产品全球供应链图谱,展示中国为推动相关供应链发展的创新与实践。“3年来,我们已经累计绘制了17种重要产品的全球供应链图谱。”赵萍介绍。

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也用数据让市场吃下“定心丸”。数据显示,全球供应链整体发展仍较稳定,2018年至2024年,构成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的促进、连接、创新和韧性4个指数值均有所提升,其中促进指数由基值1增长至2.71,增幅最大。

对此,赵萍解释说,基础设施联通度、技术升级创新度、多双边规则影响度等指标对促进指数的上升产生了明显的拉动作用,从而有效抵消了主要经济体政策影响、金融服务保障度相关指标产生的拖累作用。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创新和韧性指数是本届链博会首次推出。

各方呼吁提升供应链韧性

变化的形势下,也有引人担忧的一面。韧性指数上升的幅度小于其他3个指数且波动幅度很大,是全球供应链最大的“短板”。同时,当促进、连接、创新中任何一个指数出现下降时,韧性指数都会相应下降。赵萍将此解读为,全球供应链的内在韧性仍然相对脆弱,要提升韧性水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令人欣慰的是,这成为链博会与会各方的共识,呼唤合作的声音在链博会随处可见。“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当前变局,很多挑战都具有跨国性质,许多韧性策略也必须通过各国协同合作来实施,否则就可能在其他地方引发我们不愿见到的后果。”英国商业贸易部经济安全与贸易关系组多边货物与市场准入负责人伊恩·菲弗说。

菲弗认为,要通过更开放的贸易环境去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扰动,主动建立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他进一步解释说,供应链韧性应体现在上游体系与政策中,韧性应被融入贸易战略、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体系、海关改革及投资规划等各领域中,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加以实现。

一些参展企业的实践让菲弗的倡议显现更多的希望。作为本届链博会先进制造链专业委员会主席单位,德国西门子公司以今年投运的新工厂——西门子机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为例,展现西门子通过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快速建厂和高效投运,确保建厂的一次正确性与最优化,这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工厂建设和投运提供了有益参考。

探寻共同解决方案

走进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内,人声喧闹、气氛热烈是链博会不同展区的常态。格鲁吉亚工商户代表星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参展的目的并非当场卖多少货,而是借此机会接触到背景各异的人,与他们互动、建立联系。用菲弗的话说,“要用持续对话创造价值”。

“通过彼此的交流,我们能看到更为全面的世界图景,这对我们探寻共同解决方案等事宜非常有帮助。”意大利中国理事会基金会秘书长马可·贝廷说。

在链博会期间举行的一场交流活动中,贝廷从数据角度列举了中国借助与欧盟、东盟的区域合作机制所取得的经贸合作成果。他说,这些数据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更反映出深层次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相互依赖的背后,是大家共同承担的责任。在贝廷看来,未来全球供应链格局,不仅是更高效的,而且应该是更公平、更绿色、更有合作性的。

“公平竞争是促进供应链稳定的基本基石。”同样参加了上述交流活动的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反垄断业务组合伙人柏勇说,企业需借助市场化运作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一些中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遭遇了个别国家政府以反垄断执法为名的干预,这背后掺杂着地缘政治与保护主义因素,属于不公平且带有歧视性的行为。

中国作为上海合作组织2024-2025年轮值主席国,也在本届链博会期间牵头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工商界围绕“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展开对话。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指出,当前加强区域合作和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刘芃)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