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船企“晒订单” 多家公司发力新能源船舶

2023-12-25 07:13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多家造船业上市公司披露新签订单或在手订单完工的消息。从行业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我国造船业公司三大指标同步增长。与此同时,全球航运业节能减排趋势明显,多家公司纷纷发力“新能源”船舶。

  12月以来,又有上市公司披露新接订单。江龙船艇公告称,公司与Moen Marin AS签订了造船合同、合同金额8922.28万元人民币,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3.11%。此外,还有中国船舶也于不久前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子公司与Seaspan Corporation及韩新海运公司签订了多艘108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新造船合同,合同总金额约14.6亿美元,合同总金额约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7%。

  此前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8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3%;新接订单量64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8%;截至11月底,手持订单量134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4%。1-11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1%、65.9%和53.4%。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根据克拉克森最新数据统计,2023年11月份全球新签订单121艘,与2023年10月份全球新签订单116艘,数量环比增加5艘。按接单船厂国家来看,中国船厂接获76艘,占比过半。价格方面,克拉克森发布的全球造船行业数据显示,11月新造船价格较年初上涨9.4%,较2020年价格底部上涨41.6%。

  与此同时,船舶清洁能源替代应用也正推进中,全球航运业向零排放能源转型势在必行。这一趋势的船舶建造节能减排要求推动传统燃料动力船更新换代。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和展览会上,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箱核动力集装箱船船型“KUN-24AP”,发布仪式现场,挪威船级社(DNV)向江南造船颁发了该船型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西南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对于全球航运而言,实现真正的温室气体零排放,改变船舶使用燃料是必须的。氨、氢、甲醇、天然气等燃料是当前获得最多关注的船用替代能源载体。此外,双燃料船舶订单增速加快,未来空间巨大。据其统计,到2022年底,全球新造船手持订单中有29%的船舶是双燃料船,除去以LNG推进的LNG船外,则该比例为22.1%。相较于之前交付的双燃料船舶2.5%占比而言,双燃料船舶订单增速放快。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朋)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上市船企“晒订单” 多家公司发力新能源船舶

2023年12月25日 07:13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庞昕熠 北京报道

  近日,多家造船业上市公司披露新签订单或在手订单完工的消息。从行业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我国造船业公司三大指标同步增长。与此同时,全球航运业节能减排趋势明显,多家公司纷纷发力“新能源”船舶。

  12月以来,又有上市公司披露新接订单。江龙船艇公告称,公司与Moen Marin AS签订了造船合同、合同金额8922.28万元人民币,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3.11%。此外,还有中国船舶也于不久前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子公司与Seaspan Corporation及韩新海运公司签订了多艘108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新造船合同,合同总金额约14.6亿美元,合同总金额约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7%。

  此前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8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3%;新接订单量64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8%;截至11月底,手持订单量134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4%。1-11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1%、65.9%和53.4%。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根据克拉克森最新数据统计,2023年11月份全球新签订单121艘,与2023年10月份全球新签订单116艘,数量环比增加5艘。按接单船厂国家来看,中国船厂接获76艘,占比过半。价格方面,克拉克森发布的全球造船行业数据显示,11月新造船价格较年初上涨9.4%,较2020年价格底部上涨41.6%。

  与此同时,船舶清洁能源替代应用也正推进中,全球航运业向零排放能源转型势在必行。这一趋势的船舶建造节能减排要求推动传统燃料动力船更新换代。

  在前不久举办的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和展览会上,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箱核动力集装箱船船型“KUN-24AP”,发布仪式现场,挪威船级社(DNV)向江南造船颁发了该船型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西南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对于全球航运而言,实现真正的温室气体零排放,改变船舶使用燃料是必须的。氨、氢、甲醇、天然气等燃料是当前获得最多关注的船用替代能源载体。此外,双燃料船舶订单增速加快,未来空间巨大。据其统计,到2022年底,全球新造船手持订单中有29%的船舶是双燃料船,除去以LNG推进的LNG船外,则该比例为22.1%。相较于之前交付的双燃料船舶2.5%占比而言,双燃料船舶订单增速放快。

(责任编辑:刘朋)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