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家药监局发布指导原则 中药产品上市前后肝损伤风险可评可控

2018年06月21日 15:1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6月21日讯(记者 朱国旺)中药安全性屡屡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中药药源性肝损伤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并于6月19日发布。《指导原则》立足上市前、辐射上市后,贯穿全生命周期,指导和帮助中药研发、审评、监管、使用相关人员,有效捕捉和识别中药药源性肝损伤风险信号,实现中药产品全生命周期安全性风险管控,促进我国中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药源性肝损伤是常见的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药源性肝损伤也是国内外药物研发失败、增加警示和撤市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外药源性肝损伤的临床诊断和研究方法主要是针对临床诊断而研制,目标使用人群主要是临床医师,对于新药研发中的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的临床评价均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由于中药组方和用药的复杂性,难以将每味药物单独评价打分,对因果关系评价关键证据的缺失可能对评价结果带来重大偏倚,且/或难以根据分值的高低明确与诊断的正相关性,对于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的因果关系评价的判断强度和可信度有待提高。

  国内药源性肝损伤和中药安全性评价的专家学者围绕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的临床评价开展了大量扎实可靠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卓为显著的成果,并形成了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家团队,为《指导原则》的编制提供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和专业的智囊团队。编制专家学术专长覆盖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中西医肝病临床诊疗、中药药理毒理、中医基础理论、系统生物学等多个学科。

  编制工作自2017年11月7日正式启动,并于2018年3月16日开始网上公示。2018年4月27日召开指导原则定稿会,特邀张伯礼院士、陈香美院士等十多位医药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对本指导原则进行集中审读、修改,历经6个月最终形成正式稿。

  据介绍,《指导原则》针对药品全生命周期(临床前、临床试验期间、上市后)的肝损伤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用于指导新药研制和临床使用过程中有效防控中药药源性肝损伤,供中药研发、生产、医疗和监管机构使用。《指导原则》强调了中药药物因素的影响,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来源、炮制和质量;强调了处方合理性,包括配伍、用量、用法、品规、调剂和方证相应等方面。

  考虑到我国中药药源性肝损伤相关研究基础薄弱的现实问题,《指导原则》鼓励结合系统毒理学、毒代动力学等研究手段,开展临床和实验室的再评价,进一步确证肝损伤风险信号和肝损伤类型,阐明易感病证、风险物质、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从而为肝损伤风险防控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支撑,体现风险信号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双向传递的指导思想。

  针对中药上市前和上市后的特点及要求,《指导原则》分别制定其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密切观察、调整治疗方案或停药、临床试验中止、修改说明书、限制流通和使用、药品撤市等,以实现中药安全性风险全生命周期监测与管控,保障受试者的安全。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

国家药监局发布指导原则 中药产品上市前后肝损伤风险可评可控

2018-06-21 15:1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