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五一假期运输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

2025-04-29 15: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9日讯(记者 佟明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发布消息称,铁路五一假期运输今日全面启动,自4月29日至5月6日,为期8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同比增长4.9%,客流最高峰为5月1日。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旅客探亲、旅游、踏青等出行意愿强烈,客流呈现出行总量大、头尾高度集中、中间中短途客流增多的特点。从铁路12306车票预售情况来看,热门出发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杭州、深圳、西安、南京、郑州;热门到达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武汉、深圳、西安、南京、郑州;北京往返上海、西安往返成都、北京往返呼和浩特、南宁往返广州、北京至沈阳、深圳至香港等热门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心制定五一假期运输方案,科学安排运力,提升服务品质,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举措,全力保障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

  在运力安排上,统筹用好线路和装备资源,发挥高铁成网运营优势,新投用一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全国铁路实行高峰运行图,计划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超1.2万列。充分运用铁路12306购票大数据,动态跟踪客流情况,通过增开旅客列车和夜间高铁、动车组列车重联、普速旅客列车加挂车辆等方式,在热门区间和时段精准投放运力,在主要城市间特别是进京、进沪、进穗方向安排列车满编组运行。保持普速列车开行规模,持续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旅客列车,方便沿线群众出行。为应对突发客流,在主要铁路枢纽安排一定数量的备用客车和乘务人员,随时准备上线运行。

  同时,精心开行旅游列车,落实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行动各项措施,适应旅客假日出游需求,积极推动“火车向着景区开”,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在热门旅游城市间安排开行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与沿线酒店、景区、餐饮企业联动,在成都至新疆喀什、东北建三江,西安至漠河,济南至枣庄至威海至济南等线路安排开行“熊猫专列”“丝路号”“齐鲁1号”等品牌旅游列车,探索打造电影主题列车,拓展旅游消费新场景,催生假日旅行新体验,助力旅游经济、银发经济发展,为全面扩大内需注入新动能。精心组织跨境旅客运输,开好广深港高铁跨境旅客列车和中老、中蒙、中俄国际旅客列车,便捷跨境人员往来,服务旅客跨境旅游、购物。

  在提升站车服务品质方面,用好铁路12306候补购票、重点旅客预约服务、铁路畅行码等功能,根据旅客需求动态优化车票发售策略,提升旅客购票体验。加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服务,提高预约和响应效率,开辟绿色爱心通道,做好全程引导服务。优化进站、换乘流线,加强高峰时段、重点部位和站内便捷换乘引导,保障旅客安全有序乘降,全国120个车站实现联程票旅客站内便捷中转换乘,37个车站实现铁路到达旅客乘坐地铁免安检。优化站车餐饮服务,丰富供应品类,提升口感品质,努力为旅客提供“一碗好饭”。协调地方市政交通部门加密公交、地铁运行车次,延长运营时间,服务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加强文明出行宣传引导,以“美好旅途、文化相伴”为主题,持续开展“我的铁路风景”第二季征集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旅行环境。

  铁路部门提示,铁路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是中国铁路面向社会提供互联网票务服务的唯一官方渠道,请广大旅客朋友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购票。假日期间,旅客集中出行需求大,请旅客朋友合理安排行程,预留充足时间进站候车,严格按规定携带随身物品,按照票面始发、终到站有序乘车,切勿“买短乘长”,做到文明出行,共同维护良好出行环境。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方)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交通运输 > 铁路 > 正文
中经搜索

铁路五一假期运输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

2025年04月29日 15: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9日讯(记者 佟明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发布消息称,铁路五一假期运输今日全面启动,自4月29日至5月6日,为期8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同比增长4.9%,客流最高峰为5月1日。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旅客探亲、旅游、踏青等出行意愿强烈,客流呈现出行总量大、头尾高度集中、中间中短途客流增多的特点。从铁路12306车票预售情况来看,热门出发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杭州、深圳、西安、南京、郑州;热门到达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武汉、深圳、西安、南京、郑州;北京往返上海、西安往返成都、北京往返呼和浩特、南宁往返广州、北京至沈阳、深圳至香港等热门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心制定五一假期运输方案,科学安排运力,提升服务品质,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举措,全力保障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

  在运力安排上,统筹用好线路和装备资源,发挥高铁成网运营优势,新投用一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全国铁路实行高峰运行图,计划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超1.2万列。充分运用铁路12306购票大数据,动态跟踪客流情况,通过增开旅客列车和夜间高铁、动车组列车重联、普速旅客列车加挂车辆等方式,在热门区间和时段精准投放运力,在主要城市间特别是进京、进沪、进穗方向安排列车满编组运行。保持普速列车开行规模,持续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旅客列车,方便沿线群众出行。为应对突发客流,在主要铁路枢纽安排一定数量的备用客车和乘务人员,随时准备上线运行。

  同时,精心开行旅游列车,落实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行动各项措施,适应旅客假日出游需求,积极推动“火车向着景区开”,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在热门旅游城市间安排开行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与沿线酒店、景区、餐饮企业联动,在成都至新疆喀什、东北建三江,西安至漠河,济南至枣庄至威海至济南等线路安排开行“熊猫专列”“丝路号”“齐鲁1号”等品牌旅游列车,探索打造电影主题列车,拓展旅游消费新场景,催生假日旅行新体验,助力旅游经济、银发经济发展,为全面扩大内需注入新动能。精心组织跨境旅客运输,开好广深港高铁跨境旅客列车和中老、中蒙、中俄国际旅客列车,便捷跨境人员往来,服务旅客跨境旅游、购物。

  在提升站车服务品质方面,用好铁路12306候补购票、重点旅客预约服务、铁路畅行码等功能,根据旅客需求动态优化车票发售策略,提升旅客购票体验。加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服务,提高预约和响应效率,开辟绿色爱心通道,做好全程引导服务。优化进站、换乘流线,加强高峰时段、重点部位和站内便捷换乘引导,保障旅客安全有序乘降,全国120个车站实现联程票旅客站内便捷中转换乘,37个车站实现铁路到达旅客乘坐地铁免安检。优化站车餐饮服务,丰富供应品类,提升口感品质,努力为旅客提供“一碗好饭”。协调地方市政交通部门加密公交、地铁运行车次,延长运营时间,服务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加强文明出行宣传引导,以“美好旅途、文化相伴”为主题,持续开展“我的铁路风景”第二季征集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旅行环境。

  铁路部门提示,铁路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是中国铁路面向社会提供互联网票务服务的唯一官方渠道,请广大旅客朋友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购票。假日期间,旅客集中出行需求大,请旅客朋友合理安排行程,预留充足时间进站候车,严格按规定携带随身物品,按照票面始发、终到站有序乘车,切勿“买短乘长”,做到文明出行,共同维护良好出行环境。

(责任编辑:李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