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打败魔法”不是解决问题“达摩克利斯之剑”

2024-02-02 16: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佟明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魔法打败魔法”不是解决问题“达摩克利斯之剑”

2024年02月02日 16: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1月27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坐火车时,对面的小孩一直尖声吵闹,还多次踩到或踢到自己。在与孩子的家长沟通未取得效果后,该网友突然“发起了疯”:学狗叫、大声唱歌、捂头尖叫、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结果孩子家长“吓得不行”,捂着小孩的嘴立马走开,整列车厢都安静了。

  这段“魔幻”的经历,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激烈的讨论,不少人都大喊“过瘾”,认为这是“用魔法打败了魔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快人心。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认为这是“以暴制暴”,与小孩的“发疯”并无区别,并不是成人成熟的处理方式。那么“魔法”是解决问题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吗?用这种相对极端却立竿见影的处理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值得提倡吗?我看未必。

  首先,这些“魔法”看似“行侠仗义,除暴安良”,让不遵守社会公约的人受到遭受同样的方式打击,但这种方式无疑于把不文明行为重新演绎了一遍,除了让当事人受到刺激外,其他旅客也同样会再次受到影响和惊扰。看似“大快人心”的结局背后,未必在法律法规上能站得住脚。如果对方并不接受这种方式,甚至可能造成矛盾升级,引发更严重的冲突。

  其次,用“魔法打败魔法”并不是人们处理问题的初衷,如果“熊孩子”的家长能够及时出面进行制止,干预,事情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往往事情失控的原因都是大部分“熊孩子”的背后都存在“熊家长”,“熊家长”的不作为甚至包庇纵容是冲突加剧的主要原因。纵观过往案例,我们会发现当不文明行为发生时,诉诸“官方渠道”往往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自以为是的“熊家长”,甚至“理直气壮”胡搅蛮缠,面对这种情况“魔法”的出现似乎就顺理成章了。但正常人不应该突然“发疯”,智慧和勇气也不应该浪费在阻止大声喧哗、脱鞋、霸座这样的事情上。如果,在公共空间里,大家都能够遵守社会公约,给予他人和自己充分的尊重,考虑自己权益的同时,也考虑他人,那么类似的“魔法打败魔法”的双输现象就应该大幅度减少,甚至销声匿迹。

  近几年,关于公共空间文明与秩序的讨论愈发受到关注,这说明人们对社会文明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经过一次次的围观和讨论,我们可喜地看到事情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比如,旅客外出乘坐高铁、飞机时开始做更多准备,来应对旅途中的各种需要;铁路部门开始在多趟列车上提供“静音车厢”服务,推出《铁路旅客文明出行倡议》,对于个别旅客的不文明行为随时进行提醒和纠正,而面对一些不听规劝,肆意妄为的“害群之马”,出手也越来越果断及时,惩罚力度不断加大。文明出行、懂礼貌、做有素质的国民,越来越多人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并且在努力践行。

  尽管有行为习惯、文化差异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只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遵守社会公约、不影响他人、特殊情况下尽量减少对他人的妨碍,相信总能找到“平衡点”,也会很好地被别人接受和理解。“魔法”或许不该被鼓励,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和行动价值得我们深思和商榷。(赵志虎)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