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飞:电影发展的四种稳妥的操作模式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编剧余飞  中国经济网记者邵希炜/摄  

  中国大陆的电影导演,是我见识过的最有追求的一群人,他们的理想一直都是放在全球语境下谈论的,他们又是在影视行业中最有权势的一群人,相比编剧和其他同行,电影导演的话语权是不容置疑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加上好高骛远的追求,导致国产电影无法构成正规军团、无法执行有计划发展,全靠某些天才偶尔的灵光一现,才能让世界看到一点遥远的星光。

  以往成功的所谓天才导演,取得的成功往往会遭国人诟病,因为他们获得国际认同的方式,往往是展示中国贫穷、落后、甚至丑陋的奇观,凭这种惊奇感获得殊荣,绝对是不能长久的。

  也有人会说,本国文化就是如此,为什么还怕展示给别人?但问题是,本国文化虽有糟粕,但也有很多精华,为什么放着精华不展示,而要展示糟粕呢?原因很简单,以编剧的眼光来看,许多同行往往只会编些奇巧跌宕的故事,而不会编那些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凡处见功夫的高级戏。简而言之,丑的、坏的、血腥的故事好编,美的、好的、温馨的故事难弄。为了自己个人的成功,许多能力不够的创作者们就把眼光转向那些不堪入目之处。

  把镜头对准三宫六院争宠,对准三寸金莲,对准八大胡同秦淮佳丽。当然随便怎么拍都有人关注,但是这个不算本事。真正的本事是把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拍成世界仰慕的英雄。一个班的人马去救一个战士就能拍成《拯救大兵瑞恩》,一个情报人员在一天之内冒险的经历,就能拍成风靡全球,连续八季近二百集的《24小时》,为什么我们堵枪眼、炸碉堡、烈火焚身的英雄无法走向世界。难道他们这些新鲜举动都是一时冲动吗。

  说到底,还是不会讲故事,尤其不会正面强攻一个大的主题,绕道走捷径是我们最擅长的事情,中国人是绕道走捷径的天才。因为绕道所以不可能大家一起走,也就不可能汇聚成真正的力量。

  但是绕道走捷径最大的问题,就是并没有把中国文化真正的精华输出到世界,本来应该露脸的地方,我们先露了屁股。屁股虽然搏眼球,但没有人一直喜欢看屁股,因为屁股没有表情,只有脸才有表情,才能传递丰富的内涵和信息,这也是那些以陈旧的手法讲述陈旧的中国故事的所谓大师们再也无法雄起的原因。他们太单调了,三板斧下来,你以为他有新招了,结果还是三板斧。而指导他们创造的唯一理论,可能就是所谓的“来于生活,高于生活”。

  另外,这些靠走捷径成就的所谓大师和天才,他们的创作能力往往是超出常规的,他们的办事方法当然也是超出常规的,所以,这些偶尔成功的天才的创作模式没有可复制性。而电影事业要发展,不能全靠所谓的天才,而是要提供一个可以供任何人进入和发展的模式,只有以正规的方式从事电影创作的人员基数大了,才有可能涌现大量优质电影作品,符合市场但又富有中国特色的电影成批出现,必然就会持续涌现放之四海而皆受认可的优良之作,才有可能让中国故事出海,走向世界。

  目前已经出现的成功样本说明,可操作、可复制的模式已经出现,除了某些大师们以孤芳自赏的审美,好大喜功的心态,烧钱大投资制造的华丽垃圾之外,至少还有四种模式相对稳妥的操作模式。

  第一,用小成本讲好中国故事。比如投资尽数百万元的小成本作品《钢的琴》,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票房不尽人意,但其艺术水准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完全是一部可以载入电影史的佳作。另外,今年票房大火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其制作成本相比那些大片,尤其是好莱坞大片来讲,只能算九牛一毛,但是无论从票房和口碑来讲,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第二,结合境外技术讲中国故事。以《集结号》为例,开篇的战斗场面,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虽然故事的后半段与前半段气质反差较大,稍稍让人感觉不协调,但不能否认这是一部成功之作。这个案例说明,中国题材,海外技术是完全能融为一体并实现双赢的。

  第三,有成熟的国际制作团队讲中国故事。典型的案例是《末代皇帝》,将中国题材确定,或者剧本写好,再由国际团队来提供高水平的制作,再推向国际传播中华文化,最近芦苇老师参与编剧的《狼图腾》也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第四,编导合一讲中国故事。讲一个好故事是编剧的本分,全世界编剧都如此,而且全世界编剧都很容易沟通。中国的编剧在技巧上一定是与世界接轨的,但中国编辑的地位并未与世界接轨。他们一直处于被动,在电影制作中处于非话语权中心,长期被边缘化。但近期由编剧转型创作《北京遇上西雅图》的薛晓路,创作《百万巨鳄》的林黎胜,以及一直编导合一创造《全民目击》的非行,都证明了编剧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性。

  编导合一这种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被真正的专业导演严重缺位逼迫所致。前不久还有导演公开声称以后电影创作不需要编剧了,谁都可以是编剧。殊不知,编剧是讲故事的人,只要你还在讲故事,无论你用什么方式讲,即使你不把故事形成文字,但故事是不会消失的,消失的很可能是导演这个行业,因为谁都可以提起手机成为导演,但不可能在举起手机的一刹那,就能华丽转身成为编剧。

  无论拍什么,你拍的都是创意和故事,而这些都属于编剧,导演是为展示故事服务的。中国电影的导演中心制由来已久,但这种机制并没有让中国故事真正走向世界、引导世界潮流。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做不好事情的人就得下台。影视产业也是一样的,更新换代已成定局。那些过去名气再大的天才和大师,他们像涂满艳丽色彩的飞艇一样高悬在空中让所有人仰视。但只要接近,你就会发现,其大而无当还很难回旋。真正能自主而灵活飞行的,其实是一只小小鸟,它们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可能只有吃到一口虫子就心满意足了。最典型的成功案例是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它就像是一只小鸟,只是想讲讲自己的困境与追求而已。相信我们自己的小鸟电影也会出现,从小处着手,反映的却是这块古老大陆经久流传的文化与智慧。

  当然也有人会疑问,我们的《北京遇上西雅图》《泰囧》《全民目击》,虽然作为生活片、喜剧片、情节片在国内获得成功,但拿到海外去还是没有多大的反响,还是没有出海挣到美金,这也算出海了吗?这也算成功了吗?当然算。因为不管什么理由,中国人已经富起来了,消费能力提高了,不说别的,国际上所有的汽车巨头,都为中国市场修改了他们产品的轴距,目的就是占有中国这个肥得流油的市场。世界电影的霸主好莱坞,在近几年的作品中也经常用到中国元素。像《谍中谍》、《钢铁侠》这样与中国毫无关系的商业片,也想办法与中国扯上关系,一会儿让上海成为主场景之一,一会儿把范冰冰弄到里面打酱油,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现在就是世界电影市场上最大的海之一,占据了中国市场,就是将世界最大的海建起了自己的领海。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喜欢本国的电影,国外的电影就无法分走我们的票房,这本身就相当于我们在海外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喜欢本国的电影,我相信这种电影的水平也一定会获得世界的认可!

  所以全世界都在觊觎着我们,我们为什么放弃自己去追求泛国际化。我们自己就是国际化的大市场,如果我们控制了自己的市场,我们的作品就已然国际化了。中国的电影市场就像一个无数人苦苦追求的美女,大可以仪态万方立于高堂之上,只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可以征服世界。

  (作者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编剧余飞)

(责任编辑:张晓晔)
编辑推荐
==>> 张晓明:不要让国际竞争总发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 陈杭: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并购势在必行 ==>> 周鸿祎:互联网时代应该将用户体验放到第一位
投稿:wenhua@ce.cn

欢迎邮箱投稿! 亦可直接 联系我们

如何订阅?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中经网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添加朋友→搜号码:ce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