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物与江南水乡碰撞文旅火花
当沉睡千年的秦俑穿越时空,走进温婉的江南水乡,一场跨越地域与时空的文化对话就此展开。7月18日至8月3日,西安儿童艺术剧院携文博题材儿童剧《我们是秦俑》开启“下江南”巡演,19天辗转苏、浙、沪、皖4省11城,献上14场精彩演出。这场以“会呼吸的文物史诗”为特色的文化之旅,不仅让暑期的亲子家庭沉浸式感受秦文化魅力,更实现了地域特色、历史文化与艺术教育的三重“破圈”,成为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作为西安儿艺的口碑佳作,《我们是秦俑》自2019年首演以来便备受瞩目。截至目前,该剧已走过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32座城市,累计演出215场,3度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并摘得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路贡献奖”2022年,在“共享中国年·携手向未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网络传播活动中,其线上观看量突破130万人次,成功打破“文物=古老”的刻板印象,让秦俑以鲜活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现象级案例。
此次江南巡演,是《我们是秦俑》在文旅融合领域的一次深度升级。西安儿艺院长王丽虹表示,团队精准把握江南文化特色与暑期亲子需求,以儿童为核心受众,通过丰富的配套活动提升剧目“在地性”。在苏州,“秦俑主题活动日”里,孩子们了解道具制作,探寻背后的文物知识,触摸历史;在南京,“剧院上班日”邀请小观众走进后台,探秘道具制作与服装造型的奥秘;在上海,“观剧陪看团”邀请历史老师现场解读,让剧情与史料相互印证。这些“可看、可感、可参与”的互动形式,搭配秦俑主题文创产品,让高冷的文物变成了孩子们身边的“文化伙伴”。
“原本以为秦俑离孩子很远,没想到剧中的‘俑宝宝’会和观众对话,互动环节里孩子还能学到历史知识。”来自嘉兴的家长李女士在观剧后点赞,“这种形式比单纯逛博物馆更让孩子着迷。”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巡演场均互动参与人数超300人,衍生文创产品销售额较往期增长40%,真正实现了“演出+体验”的双向赋能。
业内人士评价,《我们是秦俑》的江南巡演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输出,更探索出传统文化“年轻化传播”的可复制路径。秦文化的厚重底蕴与江南文化的灵秀温婉碰撞出奇妙火花,让“小舞台”承载起“大文化”的内涵——剧场内,剧情通过童趣视角解构秦代历史;剧场外,配套活动延伸出教育价值,让文化传承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据悉,结束江南巡演的《我们是秦俑》将短暂休整,于8月30日至31日开启“回家演出”。此后,还将推出“中原行”“大湾游”“去北上”等主题沉浸式巡演,让秦俑的故事走进更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