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启新篇 阜新与通化的双向奔赴

2025-09-25 17:12 来源:长江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

文旅启新篇 阜新与通化的双向奔赴

2025年09月25日 17:12    来源:长江网   

当沈白高铁的钢轨如银色丝带般串联起辽吉大地,当高铁的呼啸声打破时空壁垒,一场以“速度”为引擎、以“文旅”为底色的区域协同发展大戏正在东北大地上演。2025年9月9日,阜新与通化以“坐上高铁游通化:‘阜’约通化,‘新’动出发”为主题的文旅推介座谈会,不仅为两地文旅合作按下“加速键”,更以“高铁+文旅”的创新模式,为东北振兴注入新动能。

打破时空壁垒,重塑区域文旅格局。沈白高铁作为东北高铁网的关键一环,其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贯通后将沈阳至通化车程压缩至1小时、北京至长白山缩短至4小时的“交通奇迹”,彻底改写了区域文旅发展的时空逻辑。通化,这座曾因“山高路远”而“养在深闺”的“七色之城”,如今正以“高铁新门户”的姿态,成为东北文旅版图上的新坐标。

对阜新而言,高铁的开通不仅意味着“玛瑙之都”与“康养通化”的物理距离拉近,更意味着两地文旅资源的互补性得以深度释放。阜新以“龙文化溯源”“体育旅游激情”为特色,通化则以“高句丽世遗”“粉雪静风滑雪”为名片,高铁的串联让“一日游双城”“周末跨省游”成为现实,为游客提供了“历史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共融”的多元体验。

从“口头共识”到“系统协同”的跨越。在此次推介会上,两地文旅部门共同发起的文旅企业交流群,堪称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的典范。这一以微信群为载体的即时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资源对接、业务洽谈的“零时差”,更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机制,将“客源互送、产品共建、营销联动”从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方案。

以“真金白银”激发市场活力。高铁时代的文旅竞争,本质上是政策创新与服务升级的竞争。通化在此次合作中展现的“政策诚意”,堪称区域合作的“教科书级”操作:高铁开通初期,面向阜新游客推出“9月28日至30日免全域A级景区门票”的“限时福利”;秋冬季节,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等核心景区门票半价,民宿住宿低至6折,葡萄酒文化产业园免费品鉴……这些政策既覆盖了“高铁通车红利期”,又延伸至“秋冬旅游淡季”,形成“引客-留客-转化”的完整链条。

阜新则以“铁路+旅游”的既有优势回应,通过优化高铁站至景区的交通接驳、升级旅游服务标准、强化安全保障等举措,确保游客“进得来、游得好、留得住”。两地政策的“双向奔赴”,不仅为游客节省了出行成本,更通过“政策叠加效应”放大了高铁的辐射带动作用。

高铁经济带上的“文旅共同体”。阜新与通化的高铁文旅合作,绝非个案,而是东北振兴战略下区域协同发展的缩影。从抚顺到沈阳,从承德到朝阳,通化以“坐上高铁游通化”为主题的系列推介活动,已覆盖高铁沿线主要城市,形成“以通化为支点、辐射东北、连接京津冀”的文旅合作网络。

随着沈白高铁的全线贯通,两地可进一步探索“文旅+产业”“文旅+乡村振兴”等融合模式:利用高铁快运将通化的山珍农产品、人参制品直供阜新市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联合开发“冰雪旅游+温泉康养”“红色研学+工业旅游”等跨界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共建“高铁文旅大数据平台”,实现客源预测、产品推荐、服务评价的智能化管理……这些举措,将让高铁真正成为“经济线”“振兴线”“幸福线”。(朱贺)

(责任编辑:李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