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展示]苏州市山塘街:水城古街 粉墙黛瓦(图)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入围展示]苏州市山塘街:水城古街 粉墙黛瓦(图)

2010年04月20日 15: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悠久的历史

普济大桥--大普济桥、小普济桥

  山塘街可以用“一条1185年的白公堤(唐代白居易开拓的山塘街)挑起2500年的苏州历史”(东头为“阖闾大城”阊门,西头为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来形容。

  唐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因虎丘在城西北,与古城交通不便,又因河道不畅,易致水灾,于是组织百姓开凿水道,由阊门城河直达虎丘山麓,并与运河贯通,这条水道就是山塘河,其淤泥堆积于河边就成“白公堤”,天长日久,“堤”演变成“街”,即为山塘街。其后1100多年内,山塘街成为连接阊门与虎丘的唯一纽带。白居易在《武丘寺路》中写道:“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山塘街第一次大发展是在宋代,当时商业日渐繁荣,修建了许多寺院和桥梁,如:寿圣禅寺(即半塘寺,东晋义熙十一年始建,曾藏有元代僧善继血书《华严经》)、渡僧桥(北宋至道年间始建)、桐桥(曾名胜安桥,北宋治平元年始建)、西山庙(北宋崇宁二年始建)、小普陀(南宋嘉泰二年始建)。两岸杨柳依依,景色优美,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许多优美诗篇。

  明宣德年间,周枕任江南巡抚,况钟任苏州知府,期间社会安定,生产恢复。明万历年间,木铃衲子募化修堤,长洲县令韩原善助成其事,山塘再度繁华。当时,苏州经济日益发达,成为全国著名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山塘街伴随着苏州一起得到空前发展,成为山塘历史上最为昌盛的时期。五人墓、玉涵堂、敕建报恩禅寺、李鸿章祠、普济桥、通贵桥等均建于这个时期。

(责任编辑:程海宏)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视频专区